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
——许涤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二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一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
行业 | 1895年 | 1899年 | 发展速度(1895=100) | |
棉纺织业 | 纱厂纱锭数(枚) | 14653 | 69564 | 474.7 |
机制面粉业 | 产量(万包) | 2047 | 6766 | 330.5 |
缫丝业 | 出口量(担) | 3039 | 4175 | 137.4 |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 38569 | 45278 | 117.4 | |
内地丝车数(台) | 7943 | 29270 | 368.5 | |
卷烟业 | 资本额(万元) | 85 | 154 | 181.2 |
火柴业 | 资本额(万元) | 126 | 241 | 191.3 |
水泥业 | 产量(吨) | 68 | 190 | 279.4 |
机械采煤业 | 产量(吨) | 89 | 145 | 162.3 |
——许涤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二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单选题- (共10题)
3.
导致下表中工厂和资本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 工厂数 | 资本(千元) |
1870—1894 | 16 | 4829 |
1894—1913 | 136 | 103153 |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4.
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 概念 | 理解 |
A | 重农抑商 |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
B | 实业救国 |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
C | 盐铁官营 | 官府对盐和铁的生产实行垄断 |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
A.A | B.B | C.C | D.D |
5.
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每岁亦需巨资”。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 | B.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 |
C.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 | 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 |
6.
读19世纪后期“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统计表”(单位:公担)
上表信息反映了
年代 | 茶叶 | 蚕丝 | 大豆 | 棉花 |
1871—1873年 | 1022159 | 37529 | 57506 | 8486 |
1891—1893年 | 1055064 | 59946 | 760522 | 290417 |
上表信息反映了
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B.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
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
7.
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后,附近各县因棉纱供应方便,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
A.洋务运动有利于经济发展 |
B.洋务企业有利于抵制侵略 |
C.君主立宪有利于社会进步 |
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8.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 |
B.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
C.目的是为赢得抗战胜利积聚力量 |
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9.
民国二十二年学者张素民提出:“……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中国今日之觋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下列说法与材料主张不相符的是( )
A.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
C.大力发展官僚资本主义以求取现代化 |
D.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 |
10.
20世纪最初十年,天津工业发展迅速,如以5000元以上的设厂数量与1900年前相比,约增加6倍;资金数字也大体如此增长。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清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
B.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 |
C.倡导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 |
D.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盛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