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反馈检测: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2124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二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三 采用机器生产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同在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
——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中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2.单选题(共5题)

2.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必要的资金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D.劳动力素质较低
3.
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4.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
A.林则徐B.曾国藩
C.洪仁玕D.康有为
5.
下表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状况,体现出当时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
地点
80年代前状况
80年代末状况
山东
 
土纱每公斤价6两白银,洋纱仅3两多
浙江鄞县
家庭纺织业发达
“百里不闻机声”
广西
桂皮每50公斤
白银7~8两
桂皮每50公斤
白银8~9钱
 
A.汇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价格下跌通货膨胀严重
6.
19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的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  )。
A.都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
B.都是私人建立的近代企业
C.都属于外国人出资建立的
D.说明工业文明战胜了自然经济

3.选择题(共4题)

7.请你辨析


8.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    )
9.关于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10.下列地区,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特点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