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3题)
5.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
B.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
C.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
10.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魏源《海国图志》 |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C.容闳《西学东渐记》 | D.洪仁玕《资政新篇》 |
11.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
B.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 |
D.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
14.
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
17.
新文化运动中之所以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因为
A.思想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 |
B.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
C.儒家思想日趋反动 |
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发展的需要 |
18.
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
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
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
25.
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体现在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
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
C.实现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广大农民 |
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公有制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