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1.
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下列代表近代中国最先进经济成分的是


A.A线 |
B.B线 |
C.C线 |
D.D线 |
2.
观察下图信息结合所学,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结构变化比率图表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结构变化比率图表
A.重工业比重有所增加 |
B.轻工业比重较大 |
C.轻工业萎缩过半 |
D.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 |
5.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
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
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
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
6.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亿3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A.民国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 |
B.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热情 |
C.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
7.
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
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
D.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8.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其影响是( )
①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②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③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④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①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②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③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④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0.
下图为民国初年上海市场进口日纱销售数据统计,导致上海市场日纱销售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11.
甲午战争后,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1898年,他创办机器纺纱厂,取名“大生”,源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反映张謇
A. 托古改制的策略 B. 实业救国的志向 C. 民主共和的追求 D. 节制资本的主张
A. 托古改制的策略 B. 实业救国的志向 C. 民主共和的追求 D. 节制资本的主张
12.
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现“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人们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资本侵入 | B.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
C.官僚资本的重压 | D.资本家不支持政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