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211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 下图为1958年8月13日的《人民日报》(部分)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农村的什么运动有关?这一运动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什么变化?
(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是真实的吗?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时哪两场运动有关?这两场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这一做法能“效果很好”?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当时美国有人攻击罗斯福是“社会主义代言人”,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是如何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的?

2.单选题(共9题)

3.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机器生产引入中国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全面走向国际市场
C.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
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国货界一致响应,国货运动曾一度颇具声势。特别在上海,作为经济大埠,全国经济重镇,提倡国货运动轰轰烈烈,民众踊跃参加,到1930年10月7日,已进行了第三次国货运动大会,成效显著。这一做法有利于
A.阻断西方的经济侵略
B.加快工业体系的形成
C.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D.调整失衡的国民经济
6.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下列流行语出现于“大跃进”时期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
B.放卫星、超英赶美
C.经济特区、改革开放
D.样板戏、上山下乡
7.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实行按劳分配
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是
A.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B.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9.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初步改变人们这一传统观念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南方谈话”
C.中共是四大的召开
D.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10.
在“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新华社发表社论说:垂暮之年的邓小平,靠着自己的睿智和威望,将徘徊中的改革之舟推向一个“新航程”。这个“新航程”
A.明确了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B.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11.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A.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开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历程
C.提出了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