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他主张要培养人的美德……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什么精神?
(2)材料二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提出了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他主张要培养人的美德……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教的自由》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什么精神?
(2)材料二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提出了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肇始于16世纪初的欧洲基督教改革是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人通过改革,挽救了陷入危机的基督教,也挽救了黑暗中的欧洲,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郭继荣、白靖宇主编《西方文化简史》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补充、肯定、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 肇始于16世纪初的欧洲基督教改革是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人通过改革,挽救了陷入危机的基督教,也挽救了黑暗中的欧洲,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郭继荣、白靖宇主编《西方文化简史》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补充、肯定、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科技发明 |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2题)
5.
西方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曾说:“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脚注而已。”怀特海这句话强调的是
A.古希腊哲学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 |
B.古希腊哲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
C.西方哲学思想的原创性相对薄弱 |
D.西方哲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
7.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
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
C.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
8.
英国人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判断,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
C.影响范围存在局限 |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
9.
英国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说:古希腊、罗马的史学所探究的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出现这种观念的根源是
A.个人主义迅速成长 |
B.平民地位不断提高 |
C.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
D.海外贸易比较发达 |
10.
某教师在讲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元时,为便于学生理解人文主义演变历程,将其内容通俗化表述,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A.希腊先哲——回答人应该怎样对抗自然界 |
B.文艺复兴——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
C.宗教改革——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
D.启蒙运动——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
11.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
A.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 |
B.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 |
C.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 |
D.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向善 |
12.
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 B.德行的根源在于知识 |
C.知识是判断善恶的法则 | D.唯有知识是最可贵的 |
13.
前法国总统希拉克说:“ 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 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横线处空缺的内容是
A.宗教改革 |
B.文艺复兴 |
C.巴黎公社 |
D.启蒙运动 |
14.
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艺的复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一种变革,是一次“看起来很美”的革命。以下属于“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变革的是
①阐释古典文化
②反对宗教信仰
③抨击封建道德
④追求知识理性
⑤发展“人的学问”
①阐释古典文化
②反对宗教信仰
③抨击封建道德
④追求知识理性
⑤发展“人的学问”
A.③④⑤ |
B.①③⑤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5.
某思想家在其著作中写道:“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我不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据此判断该思想家的主张是
A.同情中下层民众 |
B.抨击贵族特权 |
C.批判尊卑等级制度 |
D.平等是天赋的权利 |
16.
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有
①最早肯定人的理性精神
②构建“理性王国”
③提出“真理高于一切”
④歌颂“自由、平等、博爱”理念
①最早肯定人的理性精神
②构建“理性王国”
③提出“真理高于一切”
④歌颂“自由、平等、博爱”理念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17.
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
C.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态 |
18.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
记述 | 出处 |
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望诊蔡桓公 | 《韩非子·喻老》 |
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 | 《史记·扁鹊传》 |
公元前四世纪末,扁鹊曾试图用石具除去在位的秦武公脸部的疾病 | 《战国策·秦策》 |
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 |
B.扁鹊可能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 |
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结论 |
D.历史阐释和历史叙述必须保持一致 |
19.
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中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平民阶层喜闻乐见的世俗文化逐渐兴起,并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下列选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
①狂草的出现凸显对个性的追求
②《清明上河图》描摹市井风情
③“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④深受大众喜爱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
①狂草的出现凸显对个性的追求
②《清明上河图》描摹市井风情
③“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④深受大众喜爱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文理论,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白居易继承了
A.汉赋手法夸张的特点 |
B.《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
C.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 |
D.骈体文的绮丽风格 |
21.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道:“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材料表明文人画
A.主张逼真的艺术效果 |
B.体现时事现实的发展变化 |
C.注重画面的整体美感 |
D.追求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 |
22.
“砲”本是用石头做的进攻武器,所以义符从“石”。火药发明以后,形体改为从“火”的“炮”。这说明汉字演变
A.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
B.完善和简化构型体系 |
C.适时调整,顺应新变化 |
D.汉字的象形功能增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