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阶段质量验收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10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10/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范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的是什么?(2分)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抬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5分)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赤长和科技进步。
材料三
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例如在冶金术方面,许多工艺方法(如西门子——马丁炼钢法)给发明出来,使有可能从低品位的铁矿中大量地炼出高级钢。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在蒸汽机的改良方面,瓦特有哪些贡献?
(2)如何理解“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除此之外,蒸汽动力的使用,还有那些重大影响?
(3)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是怎样实现的?
(4)就材料三中的“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这句话,来说明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并各举一例说明。

2.单选题(共9题)

3.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 蒸汽锤、铁路设备 D. 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4.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A.法国第三共和国成立后颁布l875年宪法
B.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
C.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
D.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临时约法》
5.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提出这一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6.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后说:“是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卢梭的思想中的
①天赋人权 ②人民主权    ③社会契约论 ④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8.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的现象首先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C.制墨技术
D.造纸术
9.
科学家郭守敬被后人称为“观象先驱,世代景仰”,据此判断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A.天文和历法B.数学和水利C.天文和数学D.历法和数学
10.
下列近现代科技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汽车 ②量子论 ③蒸汽机 ④火车机车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
11.
19世纪生物进化论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与思想解放
C.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
D.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3.选择题(共5题)

12.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部位是(    )

13.对中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当学不好时,就应该放弃学习。(   )

14.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会根据学习内容及效果的变化,及时调整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以实现最优化学习。这些同学的做法属于(   )

15.

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和策略,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中游刃有余,{#blank#}1{#/blank#}。


16.

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和策略,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中游刃有余,{#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