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
材料 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荷尔拜因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
材料 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荷尔拜因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2.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为中国民主革命提出了什么具体的革命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哪次会议确定其为党的指导思想?
(3)材料三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用什么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为中国民主革命提出了什么具体的革命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哪次会议确定其为党的指导思想?
(3)材料三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用什么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
2.单选题- (共23题)
3.
在中世纪,自然灾害、疾病和饥饿时常降落到人们的头上,现实的苦难与关于“上帝之博爱”的说教严重冲突。因此近代技术革命承担了表现上帝之博爱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革新常常被看作是基督教复兴的组成部分,其原因恰恰是技术革新减轻了手工劳动的沉重负担。”这说明
A.教会对科学研究的肯定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进步 |
B.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受到了宗教的排斥和鄙视 |
C.归于上帝的荣耀成为当时技术革命的主要动机 |
D.基督教的复兴运动是近代技术革新的重要前提 |
5.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历史现象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确立 |
B.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
D.垄断组织出现 |
6.
16世纪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据此作者主张
A.抛弃人性,加强君主专制 |
B.君权应大于神权,反对神权对君权的干预 |
C.君权神授,实施君主立宪 |
D.摆脱神学的束缚,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 |
7.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8.
20世纪初,中国人文精神的灵魂不是西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对于国家民族独立解放的热烈追求。导致东西方人文精神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传统的不同 |
B.社会性质的差异 |
C.思维方式的不同 |
D.根本目的的相左 |
10.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 D.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
11.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
A.劳动力过剩 |
B.轻视科技发明 |
C.雇佣制广泛存在 |
D.文化需求低迷 |
13.
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于康乾年间 |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
C.源于徽剧、傩戏 |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
15.
世界大国普遍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上述成果表明了当时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奋起直追
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年份 | 国家 | 成果 | 年份 | 国家 | 成果 |
1957 | 苏联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70 | 中国 |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1961 | 苏联 | 第一艘载人飞船 | 1971 | 苏联 | 第一个空间站 |
1969 | 美国 | 人类第一次登月 | 1975 | 中国 | 首颗返回式卫星 |
上述成果表明了当时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奋起直追
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6.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在其《天体运行论》中阐述了天体运行的现象,认为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该论述在当时最大的价值在于( )
A.引导哲学家开始探索物质世界 |
B.引导人们进一步摆脱教会的精神枷锁 |
C.使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确立起来 |
D.促使宗教改革运动逐渐波及西欧各国 |
17.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
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18.
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19.
“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下列对这一做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维护了***思想的指导地位 |
B.违背了***思想的基本原理 |
C.不利于彻底纠正“文革”错误 |
D.坚持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做法 |
20.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
C.集中力量重点攻关 |
D.近现代以来,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
21.
1956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是错误的。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陆定一这一言论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
C.“双百”方针的提出 |
D.“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口号的发出 |
22.
《西方艺术史》认为:“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与该描述相符合的美术作品是




A.《格尔尼卡》 |
B.《日出·印象》 |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D.《自由引导人民》 |
23.
恩格斯曾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副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准确揭示了
A.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
B.印象派艺术产生的背景 |
C.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
D.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
25.
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
A.以民为本思想 |
B.休养生息思想 |
C.峻法严刑思想 |
D.和忍求安思想 |
3.选择题- (共5题)
27.
某同学对本年级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结果如表:
组别 | 婚配方式 | 被调查家庭数 | 子女 | |
单眼皮 | 双眼皮 | |||
A | 父母均为单眼皮 | 51 | 60 | 0 |
B | 父母均为双眼皮 | 84 | 26 | 74 |
C | 父母一方为双,一方为单 | 164 | 56 | 128 |
28.
某同学对本年级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结果如表:
组别 | 婚配方式 | 被调查家庭数 | 子女 | |
单眼皮 | 双眼皮 | |||
A | 父母均为单眼皮 | 51 | 60 | 0 |
B | 父母均为双眼皮 | 84 | 26 | 74 |
C | 父母一方为双,一方为单 | 164 | 56 | 128 |
29.
2017年3月17日,据安徽商报消息《安徽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正式发布,要求上半年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制度。市民可以在政府网站上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公民对国家和社会重大事务有决定权 ④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