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10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于经学颖悟有得”。鄂州富商武邦宁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五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证实材料五的观点。
(4)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但宋代的创新为什么没有把中国带进近代化?
2.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材料二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摘编自《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对霍布斯鲍姆思想的重新认识》

材料三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描述的世界”的理论依据及其对当时思想领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世纪“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和“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中的观点。

2.单选题(共22题)

3.
19世纪中期,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认为这“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对这种“感受”最合理的解释是
A.此人不懂化学与医学
B.英属殖民地的人对英国表示尊重
C.此人为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感到兴奋
D.此人对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污染深感担忧
4.
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论的观点。但是真正使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其重要原因在于该书
A.结论源于大量第一手资料
B.顺应自由主义经济思潮
C.成为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
D.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突破
5.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
A.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
B.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
C.创作的主要题材由宗教转向世俗
D.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
6.
(题文)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7.
跨入近代门槛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先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的过程。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确立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伟大蓝图
C.明确指出人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
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科学奥秘
8.
有学者认为:“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里的“科学”具体指
A.经典力学体系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9.
“这场运动更加强调了信仰的内在化与世俗性,从而将对上帝神圣的信仰落实到世俗的生活世界,架起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是指
A.因信称义
B.理性科学
C.政教合一
D.人性复苏
10.
“将中世纪看做一团漆黑、对文艺复兴大加肯定的割断历史的观点……都是偏颇的。”材料主要强调了文艺复兴
A.割断了欧洲的历史
B.对中世纪历史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C.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D.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11.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
B.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
C.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
D.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
12.
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C.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
13.
古诗词在不同程度上为历史研究起到了作用。与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关的史实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西汉文景之治
C.三国赤壁之战
D.唐朝安史之乱
14.
唐代高适有诗云:“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下列各项与诗中的“骚”属于同一种风格的是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5.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16.
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
A.夸张铺陈
B.奋发向上
C.全面鼎盛
D.贯通古今
17.
明清时期描写英雄传奇的小说汗牛充栋。其中,为此类作品创作树立楷模的是
A.《西游记》
B.《儒林外史》
C.《水浒传》
D.《红楼梦》
18.
“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材料反映的是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得到改进
C.雕版印刷术已经淘汰
D.民间出版行业的兴盛
19.
“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要就非常大了。”这表明蒸汽机的使用
A.推动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B.推动了钢铁冶炼技术的兴起
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D.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
20.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说的是
A.相对论的提出
B.量子论的提出
C.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D.万有引力定律
21.
1905年堪称科学史上的“奇迹年”,爱因斯坦在这一年的贡献推动了整个科学史的发展。爱因斯坦“在这一年的贡献”是
A.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B.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C.建立了近代力学体系
D.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22.
“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概念。”材料意在说明量子论和相对论
A.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核心理论
B.促进了20世纪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
C.其价值体现在科技与社会思想两大方面
D.核心价值是促进了现代哲学的快速发展
23.
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塞尔维特
B.胡克
C.施莱登
D.拉马克
24.
“法拉第把人类文明提高到空前高度,把文明进程提前几十年、几百年,不能用金钱衡量其伟绩。”材料意在说明法拉第
A.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学家
B.致力于人类文明研究
C.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巨大
D.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