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20分)西学能不能学?学习西学是否合理?学习西学应该学些什么?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一直存在争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1)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10分)
(2)乙认为“中国最擅长的是道”。你认为他说的“道”是指什么?(2分)
(3)乙认为中国原来也是擅长“器”的。请你从天文、数学方面各举一例来证明他的观点。(4分)
(4)你认为丙的观点代表了中国19世纪末哪个派别的观点?根据丙的观点,你准备就此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请为你的研究性学习确定一个课题。(4分)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1)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10分)
(2)乙认为“中国最擅长的是道”。你认为他说的“道”是指什么?(2分)
(3)乙认为中国原来也是擅长“器”的。请你从天文、数学方面各举一例来证明他的观点。(4分)
(4)你认为丙的观点代表了中国19世纪末哪个派别的观点?根据丙的观点,你准备就此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请为你的研究性学习确定一个课题。(4分)
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图一的作者是谁?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4分)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什么?(10分)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图一的作者是谁?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4分)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什么?(10分)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2.单选题- (共12题)
4.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5.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
B.求善而不存真 |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
D.落后于西方国家 |
6.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地是
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 |
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
C.《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
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
7.
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她”是( )
A.北方民歌 | B.骚体 | C.宋词 | D.明清小说 |
10.
下列对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B.伽利略等人的研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C.牛顿个人的巨大努力 |
D.同时代众多科学家的通力合作 |
12.
当年胡适年轻气盛,为了抬高自己,曾向别人夸耀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如下图)。这“三只兔子”的共同点是( )

①反对儒家传统道德②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否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④代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文化

①反对儒家传统道德②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否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④代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文化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 |
13.
下列言论与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
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