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的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领引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列举三项唐宋时期“领引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
材料二: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1897年《伦敦新闻报》
(2)蒸汽机和电力分别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怎样的时代?各举一例证明蒸汽机、电力“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材料三:在18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新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滋·墨菲((亚洲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8世纪中国科技与西方产生差异的原因。(10分)
材料一: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领引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列举三项唐宋时期“领引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
材料二: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1897年《伦敦新闻报》
(2)蒸汽机和电力分别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怎样的时代?各举一例证明蒸汽机、电力“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材料三:在18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新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滋·墨菲((亚洲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8世纪中国科技与西方产生差异的原因。(10分)
2.单选题- (共10题)
3.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
B.宣扬人性解放 |
C.构建理性王国 |
D.倡导思想自由 |
8.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下列与《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相关的对联是
A.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11.
“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
A.研制发电机提出进化论 |
B.改良蒸汽机提出进化论 |
C.研制发电机发明电灯 |
D.改良蒸汽机发明电灯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