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08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1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61年,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商鞅变法拉开了序幕。农耕是强国之道,战争是称霸之路。秦国决心以发展农业为手段来实现称霸天下的梦想。而在秦孝公和商鞅这两位变法主角的背后,却是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始于公元前342年的商鞅变法,就成为秦国能否由弱小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从“秦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最基本的内容,是强化军事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短短20年,秦国便从一个为六国所不齿的西戎小国一跃而激变为战国七雄之首。

——摘编自纪录片《大秦岭·第一集宏基伟业》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措施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化解“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实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其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以发展财政经济为核心,其理财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市易法”使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青苗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有些县官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王安石人格过于偏执,且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特别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共事数年的交情上,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惜王安石就是执迷不悟,看一条驳一条,导致司马光最后与他分道扬镳,终生不再往来。
——岳晓东《王安石:行为过激的偏执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首要解决理财的主要目的和在农业方面的理财举措。
(2)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材料三从什么角度分析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作者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2.单选题(共15题)

5.
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C.启蒙运动的兴起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6.
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A.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
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
D.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应显示,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8.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
A.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9.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B.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C.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D.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10.
“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这反映了
A.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
B.此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并未激化
C.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D.人文精神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11.
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经济文化交流需要
C.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D.文字书写工具不同
12.
“(它)是一门奇妙的理论,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这一理论
A.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弥补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C.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13.
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文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表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14.
晚清时人惊呼“五经去其四,而《论语》犹在疑信之间,学者几无可读之书,势不得不问途于百家诸子。”这一评论针对的是下列哪一著述
A.《海国图志》B.《新学伪经考》C.《变法通议》D.《文学革命论》
15.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发生新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体制创新”。这里的“政策创新”是指
A.新思想的萌发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
16.
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17.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18.
科技创新与国计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以下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表明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
C.“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19.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幼儿园暂行规程
第一条:本规程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文化教育政策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制定。
第二条: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 同时减轻母亲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等。
A.妇女社会地位获得提升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最终确立
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D.《义务教育法》颁布和实施

3.选择题(共1题)

20.设函数 f(x)=(xa)2+(2lnx2a)2 ,其中 x>0aR ,存在 x0 使得 f(x0)45 成立,则实数 a 的值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