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启蒙运动一般被公认为纯粹的基督教文明的产物,没有利用过也无须利用任何来自其他文明的精神资源。按此逻辑,启蒙运动所构想出的包括现代民主政治在内的全部现代性,乃至建筑在启蒙原则基础之上的整个现代文明,也都被看成了纯粹的西方性和西方文明。
可是,西方文明在锻造现代性的时候远不是这样“自足”的。启蒙思想家们看到了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他们还看到了佛教、道教在中国都可以自由传道,这在他们心目中是欧洲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精神。由此可见,启蒙运动的核心信念——“自由、平等、博爱”的奠立,就曾得到过来自远东的中华儒家文明的支持和推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评述材料中关于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三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类绘画在北宋以后成为中国画主要艺术形式的原因。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
依据材料三,指出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
材料四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四中“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和明清“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的历史依据。两者在思想发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8题)

A.英国化学工业的进步 |
B.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
C.英国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 B.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
A.伏尔泰 |
B.卢梭 |
C.孟德斯鸠 |
D.达尔文 |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父和主教 |
B.神父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的教士 |
A.东汉的洛阳 |
B.明初的南京 |
C.北宋的开封 |
D.唐末的长安 |

A.汉字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字 |
B.汉字文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
C.汉朝在小篆的基础上进行文字改革,创造了文化共同体 |
D.汉字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再创造提供了丰富材料 |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
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 |
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 |
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 |

A.机械运动三大定律 | B.万有引力定律 |
C.微积分 | D.发现冥王星 |
A.经济的现代化 | B.器物的现代化 |
C.制度的现代化 | D.精神的现代化 |
A.梁启超 | B.陈独秀 | C.孙中山 | D.***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B.实行全民族抗战 |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宣传新三民主义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第一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 |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A.贝多芬 | B.德彪西 | C.毕加索 | D.莫奈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3.选择题- (共3题)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宋代,北咸南甜的格局形成.发展到清末时,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共等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
请根据八大菜系的名称把各大菜系形成所在的省区和行政中心对应的字母或数字填到下表相应位置
a.闽菜 b.浙菜 c.川菜 d.鲁菜
A.山东省 B.江苏省 C.福建省 D.湖南省
①成都 ②南京 ③广州 ④合肥
菜系名称 | 苏菜 | {#blank#}1{#/blank#} | 粤菜 | {#blank#}2{#/blank#} | 湘菜 | {#blank#}3{#/blank#} | 徽菜 | {#blank#}4{#/blank#} |
所在省区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广东省 | 四川省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安徽省 | 浙江省 |
行政中心 | {#blank#}9{#/blank#} | 济南 | {#blank#}10{#/blank#} | {#blank#}11{#/blank#} | 长沙 | 福州 | {#blank#}12{#/blank#} | 杭州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