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会昌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07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6分)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的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拓展的主要目的(4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共同特点。(2分)指出两幅美术作品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2分)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2分)
(3)材料三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学说?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的反封建与材料二美术作品产生时期的反封建有哪些发展?(6分)
2.
(18分)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请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6分)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4分)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国社会进步的?(6分)

2.单选题(共14题)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4.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C.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5.
A.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B.认为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C.认为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D.认为理性会人们生活更幸福
6.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和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
7.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该观点认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性本善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人人生而平等
8.
“因信称义”(唯信仰得救)是路德宗教神学的主要教义,也是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基石。这一神学观点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促进了“新教”的形成与传播B.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C.大大简化了宗教仪式D.否定了出售赎罪券的合法性
9.
词起源于民间,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其社会条件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城市生活的丰富  
③市民阶层的壮大   ④资产阶级的产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老师介绍下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其中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有可能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有可能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有可能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D.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有可能是宋代的作品
11.
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字,用活字印刷的表现方式,深刻鲜明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文明中最辉煌的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末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使用指南针
12.
在中国古代随着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商业和市民需要的文化领域取得非凡成就,这些成就不包括
A.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B.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C.明清小说的出现和繁荣D.元杂剧的昌盛
13.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
前期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和动员的作用
D.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15.
康有为在儒家经学和孔子的旗号下宣传维新变法,说明了
A.维新运动具有一定的封建色彩
B.维新派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纲领
C.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传统思想
D.维新派借用传统思想减少变革的阻力
16.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救亡图存
D.反抗外来侵略

3.选择题(共10题)

17.

若△ABC的面积为8,则它的三条中位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blank#}1{#/blank#}.

18.i f u r t               

19.a n a n b a           

23.西欧是现代工业发源地,鲁尔区是德国著名的工业区,这里煤炭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市众多,铁路公路发达,大学和研究机构众多,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4.西欧是现代工业发源地,鲁尔区是德国著名的工业区,这里煤炭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市众多,铁路公路发达,大学和研究机构众多,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6.     you like banana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