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四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核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的相同之处及其思想形成的社会根源。
(3)材料三、四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四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核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的相同之处及其思想形成的社会根源。
(3)材料三、四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2.单选题- (共13题)
2.
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材料中有关地理大发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开始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起点 | B.直接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
C.提供了英国工业革命所需的一些条件 | D.奠定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 |
3.
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南辕北辙 |
B.大同小异 |
C.水火不容 |
D.大异小同 |
4.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
B.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
C.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
D.传播人文主义的手段相同 |
5.
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
7.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戈拉 | B.苏格拉底 | C.梭伦 | D.彼特拉克 |
8.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
9.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阶层比较保守 |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
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
D.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
10.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段话是指
A.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
B.意大利的宗教改革运动 |
C.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
D.意大利的启蒙运动 |
11.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欧洲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其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对于欧洲人民从天主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张扬人文主义的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的实质意义,最为恰当的是
A.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
B.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权威 |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
12.
德皇亨利四世和教皇斗争失败,被开除教籍。1077年1月,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其反映的实质是( )
A.教权高于王权 | B.王权至上 |
C.教会压制个人欲望 | D.德皇软弱,屈服于教皇 |
13.
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
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 ③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知识就是美德”。
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 ③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知识就是美德”。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