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206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8/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世界通史教程》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材料二

(2)观察图示,任选其中一个时间段,结合所学分析相应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原因。

(3)上图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什么现象?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影响?
2.
某班同学计划布置专题展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请结合所学,帮助他们补充和完善。
(1)展览一:主题
为了让观众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含义,同学们设计了有奖问答: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一个最符合我们的展览主题?答案应为。

A.明朝中后期施复夫妇经营的工场

B.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C.1865年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

D.1919年商人章瑞庭创办的恒源纱厂
 
(2)展览二:背景
在布置“兴起背景”部分时,同学选用了以下四幅人物图片。请从中任选2个人物,先判断将其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是否合理,再结合史实分别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可得分。)

(意)哥伦布(英)瓦特(美)爱迪生(中)张之洞
(3)展览三:历程

第一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_________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第八阶段终止的时间大致是__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结合国内外背景,概述第二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4)展览四:结语
材料一他们的作为体现了近代企业家群体在推动工业化的同时推动城市化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用意。卢作孚曾直截了当地提出现代化的目标,荣德生到晚年仍耿耿在念:“中国要富强,非急速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不可。”
材料二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
材料三数十年间,商务印书馆(注: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翻译出版了许多西方文化学术著作,如严复译的《天演论》等;还先后创办了《教育杂志》、《少年杂志》等面对不同读者群的杂志。其中创办于1904年的《东方杂志》长期主张立宪,反对专制,曾风行一时。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该展览写一段“结语”,谈谈你对中国民族资本家群体的认识。(不可照抄材料)

2.单选题(共8题)

3.
观察下面“三角贸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
③美国是最大奴隶贸易贩子
④给非洲带来巨大人口损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下图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7.
据资料统计,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中国棉纺织业
A.得到了迅速发展B.商品市场广阔
C.地区分布不平衡D.采用机器生产
8.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9.
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
A.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农业合作化取得成果
10.
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