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道德和政治在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据材料一,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治国理念。
(2)据材料二,概括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利于立法者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德政关系看法的共同点,并谈谈两人观点对当今政治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这是所有立法者心目中的目标。如果一个立法者做不到这一点,他也就实现不了他的目标。好政体同坏政体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假如人(立法者)希望通过他的关照使其他人变得好,他就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因为,法律可以使人变好。——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治国理念。
(2)据材料二,概括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利于立法者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德政关系看法的共同点,并谈谈两人观点对当今政治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
2.
华盛顿、甘地的个人品德在他们领导本国人民寻求民族发展的道路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是华盛顿具有高尚的品德,所以他既没有像英国克伦威尔那样从革命军的总司令演变成一个独裁者,也没有像法国的拿破仑那样利用自己的威望戴上皇冠。他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
(1)材料一表明华盛顿具有什么品德?在他的政治活动中,这些品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采取的斗争方式,这一方式体现了甘地怎样的品德?
(3)上述材料侧重从个人品德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正是华盛顿具有高尚的品德,所以他既没有像英国克伦威尔那样从革命军的总司令演变成一个独裁者,也没有像法国的拿破仑那样利用自己的威望戴上皇冠。他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
——郝铁川《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华盛顿美德催生美国式民主》
材料二在印度宗教理念的背景下,他让内在的精神自我达到与真理的统一,把“体验真理”基础上的非暴力当作一种斗争方式,同时也当作一种生活方式。非暴力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可以使暴力冲突得以转化,它强调忍受痛苦,遵循爱的原则,投入正义的活动中。——杜星、王巍《非暴力作为解决冲突之法——甘地的政治伦理》
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华盛顿具有什么品德?在他的政治活动中,这些品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采取的斗争方式,这一方式体现了甘地怎样的品德?
(3)上述材料侧重从个人品德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3.
农民革命是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生高度重视农民革命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贫农)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农民问题只是一个贫农问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非常强调“普遍发动群众”“整顿基层组织”作为土改的第一个阶段和“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反对恩赐……实现“土地还家”。这种改革,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而是通过推翻旧政权,代之于人民政权,彻底砸碎旧秩序,重构了中国几千年的农村社会结构……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龚云《***与中国农民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认为农民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初步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什么方法来分析问题?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
(3)材料三中“土地还家”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的策略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材料一 (贫农)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农民问题只是一个贫农问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非常强调“普遍发动群众”“整顿基层组织”作为土改的第一个阶段和“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反对恩赐……实现“土地还家”。这种改革,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而是通过推翻旧政权,代之于人民政权,彻底砸碎旧秩序,重构了中国几千年的农村社会结构……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龚云《***与中国农民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认为农民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初步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什么方法来分析问题?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
(3)材料三中“土地还家”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的策略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2.单选题- (共4题)
4.
20世纪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席西奥多·维尔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他认为公司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这说明该企业
A.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
B.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 |
C.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
D.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 |
5.
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这场战争”
A.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
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了“海上马车夫” |
C.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 |
D.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 |
6.
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
B.科学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