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043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时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几乎每一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就拿出一小箱……几乎每个阶级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1837年,“活跃”号货船首次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307英镑货物,运来了殖民地的产品和总额为3080英镑的汇总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蔗糖计算在内。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利物浦商人的贸易特点。
(3)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奴隶贸易和欧洲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有何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能装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设计很独特,船的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商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很多。
材料二:1596~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俄罗斯的一个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材料三: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力,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100年。
材料四: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帝国的主要原因。(注意概括提炼,不要列举史实)
(2)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17世纪后半期,荷兰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个国家?指出其丧失大国地位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2题)

3.
有学者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下列内容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A.汉代盐铁官营政策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华侨投资
D.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4.
经过长期斗争,英国最终战胜法国并确立自己的殖民霸权。这场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A.英语国家对法语国家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
D.海岛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
5.
有人根据英国海关记录整理出下表,从表中信息可知英国
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表
年份
1700
1714
1737
1751
1774
1783
1800
吨位(单位:万吨)
32
44
50
52.5
84
96
192
 
A. 海上贸易突飞猛进
B. 成为“世界工厂”
C. 已经掌控世界市场
D. 自由经济政策盛行
6.
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A.西班牙、葡萄牙、英国
B.葡萄牙、荷兰、美国
C.荷兰、英国、法国
D.西班牙、俄国、美国
7.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A.欧洲人口大量移居美洲
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C.隔绝状态被完全打破
D.移民促进文化交流
8.
1637年,菲律宾检察总长孟法尔坤向西班牙国王报告说:“美洲白银运往菲律宾后,由那里转入我们宗教及王室的敌人(回教徒及其他异教徒)之手,而最后则流到中国去。”这反映了当时
A. 西方对中国抱有敌视态度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 经济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 D. 中国与早期全球化存在联系
9.
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C.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D.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10.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1.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16世纪初,荷兰、英国等国走上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道路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广泛的政治文化交流
B
在17世纪后半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最终打败了荷兰
资本主义制度必将战胜封建制度
C
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6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形成
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A.AB.BC.CD.D
12.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国家年份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705
371

65
1770

——
811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3.
汤姆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大洋洲有新西兰(New Zealand),荷兰有西兰省(Zealand);美国有新奥尔良(New Orleans),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是:
A.地理形势相同B.殖民活动影响C.关系世代友好D.文化传统相同
14.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并且建立了包括北美、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和大洋洲等殖民地在内的“日不落帝国”。这为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
A.提供了动力技术的改良B.增强了海上军事力量
C.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D.创造了新式交通工具

3.选择题(共2题)

15.若圆心为(3,1)的圆与x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16.若圆心为(3,1)的圆与x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