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黑死病之后100年左右,英国人口逐步得到恢复,随即缓慢增长。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前50年,英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在此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时期关于植物和家畜的新科学知识的出现、运输的改善、医药卫生的进步、较好的营养及较高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已消灭了多种疾病,减少了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死亡率已经下降了。据研究,在死亡率的下降中,与空气有关的疾病减少所起的作用占44%,与水和食物有关的占33%,与微生物有关的占15%,其他原因占8%。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材料二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英国部分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已经开始下降,从60年代开始,全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也开始下降。据估算,在1841—1911年的70年间,英国农村地区因国内移民和向海外移民而减少人口450万人以上,几乎等于这一时期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方向基本上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向经济繁荣或发展潜力大的地方,也即是从农村和日渐式微的毛纺织工业区向工商业城市、矿区和沿海港口城市流动。在联合王国,英格兰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这后面几个地区也是向外移民的重点地区,来自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英国工业化。除了国内移民以外,从联合王国流向国外的国际移民对调节英国的劳动力供应,解决其人口过剩问题也起了一定作用。
——摘编自王章辉著《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人口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黑死病之后100年左右,英国人口逐步得到恢复,随即缓慢增长。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前50年,英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在此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时期关于植物和家畜的新科学知识的出现、运输的改善、医药卫生的进步、较好的营养及较高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已消灭了多种疾病,减少了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死亡率已经下降了。据研究,在死亡率的下降中,与空气有关的疾病减少所起的作用占44%,与水和食物有关的占33%,与微生物有关的占15%,其他原因占8%。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材料二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英国部分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已经开始下降,从60年代开始,全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也开始下降。据估算,在1841—1911年的70年间,英国农村地区因国内移民和向海外移民而减少人口450万人以上,几乎等于这一时期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方向基本上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向经济繁荣或发展潜力大的地方,也即是从农村和日渐式微的毛纺织工业区向工商业城市、矿区和沿海港口城市流动。在联合王国,英格兰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这后面几个地区也是向外移民的重点地区,来自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英国工业化。除了国内移民以外,从联合王国流向国外的国际移民对调节英国的劳动力供应,解决其人口过剩问题也起了一定作用。
——摘编自王章辉著《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人口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某版《世界史》一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内容的目录摘编。
世界史
……
第三十三章工业革命
1.什么是工业革命…………………855
2.新的纺织机器……………………857
3.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864
4.煤和铁……………………………866
5.汽船和火车………………………869
6.寂静的家…………………………875
7.荒芜的村庄………………………878
8.工业巨头…………………………884
……
世界史
……
第三十三章工业革命
1.什么是工业革命…………………855
2.新的纺织机器……………………857
3.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864
4.煤和铁……………………………866
5.汽船和火车………………………869
6.寂静的家…………………………875
7.荒芜的村庄………………………878
8.工业巨头…………………………884
……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下面是某版《世界史》一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内容的目录摘编。
世界史
……
第三十三章工业革命
1.什么是工业革命…………………855
2.新的纺织机器……………………857
3.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864
4.煤和铁……………………………866
5.汽船和火车………………………869
6.寂静的家…………………………875
7.荒芜的村庄………………………878
8.工业巨头…………………………884
……
世界史
……
第三十三章工业革命
1.什么是工业革命…………………855
2.新的纺织机器……………………857
3.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864
4.煤和铁……………………………866
5.汽船和火车………………………869
6.寂静的家…………………………875
7.荒芜的村庄………………………878
8.工业巨头…………………………884
……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单选题- (共10题)
4.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2/3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
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 |
C.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 |
D.蒸汽机首次用于交通 |
5.
1698年,英国约15%的海运贸易是与其殖民地进行的,但是,到1775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3%。这一变化
A.推动了机器取代手工劳动 |
B.由欧洲的价格革命的引起 |
C.确立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 |
D.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 |
6.
马克思曾指出:“在英国,特别是弗兰德毛纺织工场手工业的繁荣,以及由此引起的羊毛价格的上涨,对这件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这件事”是指
A. 奴隶贸易
B. 海外殖民
C. 圈地运动
D. 工业革命
A. 奴隶贸易
B. 海外殖民
C. 圈地运动
D. 工业革命
7.
《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
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 |
8.
早期的工业家经常将他们的“工厂”建在相对遥远的山区,在那里奔腾的河流可以使水轮持续地转动,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建造廉价的工人住房。这说明
A.山区地区最适宜建设工厂 |
B.山区的劳动力资源廉价 |
C.生产动力制约着工业发展 |
D.城市管理排斥工厂建设 |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这一时期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A.新航路开辟 | B.早期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10.
《新全球史》:“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了经济转型 |
B.造成了阶级分化 |
C.加速城市化进程 |
D.激化了社会矛盾 |
11.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手工工场生产形式 |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C.机器大工业生产 |
D.城市化生活方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