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测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042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生产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单选题(共10题)

2.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史实作为重要论据。该文章论证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B.英国经济的崛起
C.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3.
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4.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彻底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英国与印度之间不平等贸易关系
5.
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教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了海报艺术的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这说明
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6.
阅读下表,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3.5
8.25
1700年
506
85
17.0
1750年
577
121.5
21.0
 
A.商业革命推动
B.海上霸权地位的确立
C.工业革命兴起
D.圈地运动的进行
7.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推动移风易俗B.工厂苛待女工性别歧视严重
C.工业发展革除了缠足陋习D.近代纺织业得到了普遍发展
8.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产业调整导致工业革命
B.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C.远洋贸易促进工业革命
D.资本积累推动工业革命
9.
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A.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B.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C.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D.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
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重商主义的推行
11.
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所占份额(%)。 以下相关解读,合理
的是
A.产业革命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因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中国份额减少
C.欧中额差最大化的“砝码”是英国制造
D.内忧外患百年中国经济持续衰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