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203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期”。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三“地理大发现,引起了欧洲社会的‘价格革命’。”“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影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4)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表述的“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现代社会,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这场“工业革命”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之凑合。包括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科技革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农业革命”。
材料二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万人。14000件展出品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英国史实,“商业革命、政治革命”分别指什么?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的优势。

2.选择题(共6题)

3.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6.

命题“若ab=0,则a=0或b=0”的否定为{#blank#}1{#/blank#} .

7.

命题“若ab=0,则a=0或b=0”的否定为{#blank#}1{#/blank#} .

8.

命题“若ab=0,则a=0或b=0”的否定为{#blank#}1{#/blank#} .

3.单选题(共31题)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该体系建立的根本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包括
①石油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钢铁工业
④电力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个“革命力量”是指
A.水力
B.畜力
C.煤炭
D.电力
12.
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13.
某座城市被誉为“17世纪的华尔街”,1609年,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此成立。到17世纪中叶,该城市已经成长为欧洲的股票交易中心,其证券交易所已经类似于现代证券交易所。这座城市最有可能是
A.伦敦
B.华盛顿
C.巴黎
D.阿姆斯特丹
14.
导致下图(英国城市化过程曲线)中B—C段数量激增的历史因素包括

①农村的“圈地运动”
②新型工厂制度的确立
③新兴城市涌现
④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
“1750年到1850年英国在人口增加的同时,人口中心发生移动。总的流向是由东南部流向西北部,由农村转向城市。”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中心的转移
B.三角贸易的发展
C.殖民霸权的确立
D.工业革命的推动
16.
“自由放任主义”的原意是“让我们自己干”。下列关于这一经济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表达的主要观点
B.它的提出与工业革命有密切的关系
C.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原则
D.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使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17.
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厂的出现
D.海外市场的扩大
18.
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织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 大型发电厂的兴建
B. 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 城市居民购买力强
D. 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19.
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最早推行自由贸易,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美国
20.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1.
“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C.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D.天文、地理学的进步
22.
航海家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从中可以看出推动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
①追求黄金
②传播宗教
③探索地球是否是圆的
④输出商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
下面是1500年存在的几种交通方式的优劣及运输成本对比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方式
纯粹运输成本
附加运输成本
陆运
很高(道路修建;运载工具结实;动力需求大)
很高(易于设卡,易被盗抢)
海运
最低(路线选择空间更大;承载量远大于其他方式)
最低(周旋空间大,不易盗抢;设卡点有限)
 
A.海运代替陆运是必然趋势
B.发展海运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C.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确保安全是选择交通方式的首要因素
24.
16世纪初,英国的呢绒商温奇科姆建立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面向市场进行生产。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公司的出现
B.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C.手工业分工细化
D.欧洲生产力水平提高
25.
下列图1和图2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绘画风格发生差异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
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26.
恩格斯曾指出:“□□□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对上述材料第二个“□□□”所代表国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其资助下开通东西方之间最短海上航线
B.支持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C.曾组建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东方香料贸易
D.17世纪上半叶成为“海上马车夫”
27.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8.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早期殖民者从美洲掠夺来大量黄金白银。这些黄金白银主要流入西班牙,直接导致该国
A.国力增强,从而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B.获得资本原始积累,进而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对华贸易占据出超的有利地位
D.物价上涨,从而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
29.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30.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31.
19世纪,欧洲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过予奢靡繁琐的贵族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服饰流行;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时装;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 ②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推广
③工人阶级日益贫困 ④封建贵族地位逐渐衰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行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骡机
D.内燃机
33.
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这里的“社会变革”指的是
A.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得到了传播
B.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C.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D.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34.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35.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36.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B.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37.
18世纪末,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A.农业灌溉
B.旅游观光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
38.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D.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39.
1879年10月21日,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伴随街头煤气灯的熄灭,一个时代结束了。该科技新成果应是
A.富尔顿发明汽船B.本茨研制汽车
C.爱迪生发明白炽灯D.贝尔发明电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