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节选)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事记
材料二与世界有电的历史几乎同步,1879年中国上海公共租界点亮了第一盏电灯,随后1882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公用电业公司一上海电气公司。
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北京,以及东北等租界相继开办了一些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同年,华裔商人成立广州电灯公司,开始了民族资本创办电力的历史。
1904年比利时商人与北洋军阀政府在天津签约成立了电车、电灯公司,并于1906年开始了中国交流电的历史。到191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有2.7万kw,有电的地方仅是上海、广州、北京、香港等中心城市和租界内,中国电力工业处于刚刚起步的幼芽状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电力工业诞生的意义。美国、德国在电力工业中的成就折射出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一领先地位所产生的影响。
(2)综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电力工业起步的社会背景和中国电力工业的特点,并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兴起的意义。
材料一(节选)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事记
1866年 | 德国 | 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
1870年 | 比利时 | 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
1875年 | 法国 | 第一座发电厂在巴黎建成 |
1876年 | 美国 | 贝尔发明电话机 |
1879年 | 德国 |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机机车 |
1879年 | 美国 | 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 |
1882年 | 美国 | 爱迪生在纽约市建成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
1890年 | 美国 | 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2180万美元的产品 |
1902年 | 美国 | 已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 |
1907年 | 德国 | 23.3万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占动力总数的30.6% |
材料二与世界有电的历史几乎同步,1879年中国上海公共租界点亮了第一盏电灯,随后1882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公用电业公司一上海电气公司。
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北京,以及东北等租界相继开办了一些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同年,华裔商人成立广州电灯公司,开始了民族资本创办电力的历史。
1904年比利时商人与北洋军阀政府在天津签约成立了电车、电灯公司,并于1906年开始了中国交流电的历史。到191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有2.7万kw,有电的地方仅是上海、广州、北京、香港等中心城市和租界内,中国电力工业处于刚刚起步的幼芽状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电力工业诞生的意义。美国、德国在电力工业中的成就折射出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一领先地位所产生的影响。
(2)综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电力工业起步的社会背景和中国电力工业的特点,并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兴起的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些学者把科学进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显著特征。……在十八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贫乏,不能直接运用于工业过程。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觉成才者。
——摘自R·卡梅伦《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870年到1900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发展的影响,……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
——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1卷
请回答:
(1)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2)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技术发明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3)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通过分析和评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材料一一些学者把科学进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显著特征。……在十八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贫乏,不能直接运用于工业过程。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觉成才者。
——摘自R·卡梅伦《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870年到1900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发展的影响,……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
——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1卷
请回答:
(1)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2)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技术发明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3)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通过分析和评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2.单选题- (共8题)
4.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和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深入思考可以得出
国家 | 1871年 | 1900年 | ||
煤炭 | 钢铁 | 煤炭 | 钢铁 | |
英国 | 117.0 | 6.7 | 225.0 | 13.9 |
德国 | 37.9 | 1.75 | 149.8 | 15.1 |
美国 | 41.9 | 1.77 | 240.8 | 24.0 |
A.三国煤钢产量的变化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 |
B.英国比美德更重视新能源的开采和新技术的应用 |
C.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完成了统一 |
D.三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为20世纪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
5.
沃尔特.李普曼曾说:“从最早的时代起,就有机器给发明出来,它们极为重要,如轮子、如帆船、如风车和水车。但是,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是有系统的、渐增的。”其最有可能出现于
A.工业革命时期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C.工场手工业时期时期 |
D.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
6.
读下表。它说明了
国家 | 英 | 德 | 法 | 美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倍数) | 1.3 | 4.6 | 1.9 | 8.1 |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 3 | 2 | 4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居世界位次 | 1 | 4 | 2 | 5 |
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
B.美德迅速崛起,英法面临挑战 |
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7.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沃勒斯坦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文中所指的“以前的大国”和“正在崛起的国家”依次是
A.美国、法国 |
B.美国、英国 |
C.英国、德国 |
D.日本、德国 |
8.
19世纪70年代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带来交通工具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
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
D.电力的广泛应用 |
9.
图所示为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它们都


A.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
B.立刻引起了世界交通领域的一场革命 |
C.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
D.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