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 西方 |
1385年,明朝在南京鸡鸣山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天文台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带来自鸣钟、三棱镜、浑天仪、天球仪等,西方天文学与科学仪器传入中国 1607年,李之藻著《浑盖通宪图说》,将地心说引入中国,西方托勒密地心说渗入东方天文学 1629年,开历局,以徐光启为监督,开始编撰《崇祯历书》 1634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监制“窥筒”,是为中国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1634年,《崇祯历书》历时五年成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1645年,中国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宪时历》,即夏历,是我国历法的第五次改革 | 1542年,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恒星天层不动,地球每天绕其轴旋转一周,并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 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 1572年,第谷发现仙后座超新星(银河系第二颗新星) 157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4年,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1609~1619年,开普勒根据第谷观测行星位置的数据,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 1632年,伽利略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林言椒等著《中外文明同时空》
上表为明清之际中国与西欧天文学的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他们各自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的新发明。同样,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航海学校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相继开办,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实用价值而得到认真的研究。采矿工业的需求引起动力传送和水泵技术的进步。这是重新开始关心机械原理的起点。同样,冶金业是化学取得显著进步的主要原因,最后,这些领域里的新知识通过大学和印刷品得以促进和流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受到人们尊敬和膜拜的原因,并以史实说明“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他们各自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的新发明。同样,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航海学校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相继开办,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实用价值而得到认真的研究。采矿工业的需求引起动力传送和水泵技术的进步。这是重新开始关心机械原理的起点。同样,冶金业是化学取得显著进步的主要原因,最后,这些领域里的新知识通过大学和印刷品得以促进和流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那时的牛顿,已经是出版了《数学原理》的牛顿,已经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神话般的人物。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他的力学体系顶礼膜拜,仿佛见到了上帝的启示。尽管牛顿不愧为近代物理学的一级大师,但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牛顿在世的时候或许因为他的权威光环而使得其不致暴露,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质疑。但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摘编自《近代物理学发展史读书报告》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近代科技兴起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受到人们尊敬和膜拜的原因,并以史实说明“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
2.单选题- (共10题)
3.
有人这样描述某一时期西方人生产与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人们可以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整个社会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了。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 |
B.信息化 |
C.城市化 |
D.电气化 |
4.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尤其是伯明翰。”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
B.英国科学进步的速度加快 |
C.英国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
D.科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
5.
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1500人之中,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在网络和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这一比例更高(远高于81%)。这主要反映出
A.影视艺术飞速发展 |
B.文艺作品重视历史题材 |
C.科技影响人类生活 |
D.人们阅读意识不断增强 |
6.
牛顿的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的合理性。这说明
A.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 |
B.自然科学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
C.自然科学具有普世性的价值 |
D.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为补充 |
7.
某一时期,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这反映了
A.科学取代宗教的时代要求 |
B.工业时代科学与技术结合 |
C.个人的价值得到高度崇拜 |
D.启蒙思想在社会全面渗透 |
8.
英国数学家怀特海说:“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是指
A.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了“神创论” |
B.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C.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科学时代开始 |
D.改变了人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
9.
“他是一个探索者。经过一段热烈兴奋的思考和试验,似乎发现宇宙秘密。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它由一个上帝的工程师调试,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保持平衡。”“探索者”的成就
A.奠定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 |
B.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 |
C.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 |
D.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 |
10.
1861年1月,马克思三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是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
A.从自然科学理论跃升为社会革命理论 |
B.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妇孺皆知 |
C.从自然科学影响到社会科学 |
D.从科学实验升华为理论阐述 |
11.
爱因斯坦曾说,“不让任何人猜测这一点,牛顿的伟大成就真的会被其他的什么理论所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这句话旨在强调
A.牛顿力学被狭义相对论所取代的意义 |
B.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最先成熟的体系 |
C.牛顿学说对科学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
D.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