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2030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曾经作为中国人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在汽车、摩托车大行其道的年代,几乎失去立足之地。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它又在呼唤环保健康的人群中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说明
A.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
B.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
C.中国人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2.单选题(共2题)

2.
李鸿章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轮船
D.电报
3.
《钏影楼回忆录》记载:“上海那个地方是开风气之先的,外国的什么新发明、新事物,都是先传到上海。”下列不属于上海社会生活近现代化的史实是
A.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B.1906年建成第一个有轨电车系统
C.1924年有公共汽车运行
D.2003年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