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适用年级:
试卷号:42020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4

1.单选题(共19题)

1.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A.17世纪后半期
B.19世纪后半期
C.18世纪60年代
D.20世纪中叶
2.
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渡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一千多名乘客中有695人得救,当时这种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
A.电话通讯技术
B.有线电报技术
C.无线电报通讯技术
D.电子信息技术
3.
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感知到的是
A.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B.生产关系急剧变革
C.经济基础质的飞跃
D.上层建筑自我调整
4.
《互联网进化论》一书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B.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5.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动力革命包括
①牛耕的出现
②蒸汽机的改良
③电动机的出现
④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
“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
A.研制发电机提出进化论
B.改良蒸汽机提出进化论
C.研制发电机发明电灯
D.改良蒸汽机发明电灯
7.
有学者认为,就像蒸汽火车和轮船使人们更容易在国内和世界各地走动一样,互联网也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容易交流。这一观点意在强调现代信息技术
A.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
B.发挥了蒸汽火车和轮船的作用
C.决定了人类出行及交流的方式
D.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和发展
8.
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
①公共汽车
②公共马车
③火车车厢
④计算机系统的总线。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10.
“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要就非常大了。”这表明蒸汽机的使用
A.推动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B.推动了钢铁冶炼技术的兴起
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D.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
11.
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的评价是在强调互联网
A.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12.
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其中原材料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75%,逆差高达519万英镑。这表明当时
A.英国技术革新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B.联邦政府尚未真正成为强有力的国家机构
C.美国政治和经济仍然依赖于英国
D.美国经济仍未摆脱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命运
13.
历史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时代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下列相关时代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有(  )
A.早期殖民扩张时代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生产
B.蒸汽时代重化工业占据主导
C.电气时代工业化城市开始兴起
D.信息时代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下降
14.
19世纪后期,英国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巨人》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放在铁轨上的巨大的铁壸正被火焰烧得从壸盖和壸嘴喷发出水汽。此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乘坐火车很危险
B.蒸汽机就是火车
C.蒸汽机污染了环境
D.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15.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良
C.电力技术革命
D.通信技术发明
16.
1840年,一位英国人在伊斯坦堡开办一份土耳其报纸《事件时报》,经营得很辛苦。后来1850年代爆发战争,这位英国人利用当时刚传入近东的新科技与战地记者搭上线,快速取得新闻上报,让土耳其民众可逐日获知土军最新战况,《事件时报》遂而大卖。这位英国人应用的“新科技”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电话B.电报C.照相D.传真
17.
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 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它的出现
A.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
B.使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
C.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D.促使垄断组织的形成
18.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19.
2011年4月,西方国家以利比亚政府不遵守联合国停火决议为借口,对利比亚发动了空袭。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消息主要是通过 (  )。
①电影 ②电视 ③报纸 ④互联网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选择题(共1题)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