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外经济领域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材料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外经济领域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 世界 | 中国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 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列强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 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苏联形成斯大林体制,工业化基本完成。 | 国民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新生活运动,推进“币制改革”。 |
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第三次科投革命开始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就有曲折。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已经成为世界两大趋势;欧洲共同体影响力增强。 | 中国经济焕发活力,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相得益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 |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欧洲联盟成立,欧元问世,世界经济区城集团化发展迅猛。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源于三个基本前提:宇宙由自然而不是超自然力量支配,可以认识;严格应用“科学方法”以认识每一个问题;人类可以被“教化”而进步。前两条来自科学革命,后一条则出于洛克的思想。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在1733年出版的《人论》中写道,“人文科学(也许)和其他科学一样可以归纳出明确的几点”,启蒙思想家就想揭示这“明确的几点”。孟德斯鸠用自然界的机制来模拟社会运行机制,逐一分析各种社会条件,得出人类精神深层地影响政治体系运行的要素。在共和制中左右民主制度运行的是“美德”,左右贵族制度运行的是“节制”,在君主制中是“荣誉”,而在专制体系中则是“恐惧”。孟德斯鸠关于立法、执法和司法权力分配和平衡的理论被称为世界奇迹之一。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与近代科学》等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这不仅体现在它以民主与科学作为自己的旗帜上,也体现在它对民主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认识和理解的科学,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或科学思想,而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写道:“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向来不认识中国底学问有应受科学洗礼的必要。我们要改去从前的错误,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
——摘编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关系,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并说明其与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源于三个基本前提:宇宙由自然而不是超自然力量支配,可以认识;严格应用“科学方法”以认识每一个问题;人类可以被“教化”而进步。前两条来自科学革命,后一条则出于洛克的思想。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在1733年出版的《人论》中写道,“人文科学(也许)和其他科学一样可以归纳出明确的几点”,启蒙思想家就想揭示这“明确的几点”。孟德斯鸠用自然界的机制来模拟社会运行机制,逐一分析各种社会条件,得出人类精神深层地影响政治体系运行的要素。在共和制中左右民主制度运行的是“美德”,左右贵族制度运行的是“节制”,在君主制中是“荣誉”,而在专制体系中则是“恐惧”。孟德斯鸠关于立法、执法和司法权力分配和平衡的理论被称为世界奇迹之一。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与近代科学》等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这不仅体现在它以民主与科学作为自己的旗帜上,也体现在它对民主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认识和理解的科学,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或科学思想,而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写道:“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向来不认识中国底学问有应受科学洗礼的必要。我们要改去从前的错误,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
——摘编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关系,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并说明其与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
3.单选题- (共5题)
3.
15世纪以后,西欧商人用美洲白银换取中国的黄金,由于中国和日本的金银比价不同,再用中国黄金到日本换取更多的白银从中赚取差价,所获高额利润就地购买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商品然后再高价转卖到欧洲和美洲。这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价格革命导致了物价暴涨 |
B.全球商品交流网络开始形成 |
C.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增加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
4.
下表为中国主要进口货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1870—1910年)。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引进 |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
C.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
D.外贸格局被国际环境所左右 |
5.
1932年,宋裴卿创办了东亚公司,以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并写进了厂歌。该公司所产“抵羊牌”毛线,即取抵制洋货之意,该产品一出现就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抵羊毛线由此蜚声全国。这说明宋裴卿
A.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 |
B.冲破了视商业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
C.重视企业精神的塑造 |
D.具有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
6.
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该决定的主旨是
A.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 |
B.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激发科技机构的创新活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