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摘编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材料二 工业革命首先给妇女走出家庭提供了特别机遇。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妇女们开始大量被现代经济部门雇佣,获得一定经济权利,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妇女经济的独立为其独立精神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妇女而言,社会工作取代了其往日生活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了家庭的首要地位。从而动摇了妇女家庭观念的基础,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括夫妻趋于平等现象以及夫妻平等感的产生;妇女婚姻观的变化——已摆脱由婚姻获得生存的命运,她们的自立使之可能甚至必然获得其婚姻的自由;生育观的变化——冲出了教会所代表的中世纪生育观束缚,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观念,即要求并习惯于避孕和节育。妇女们从内心不愿再作原先传统社会家庭中男人们的家庭奴仆,也不愿再在家庭男权权威的专横下懵懵懂懂地虚度一生。从此,女权意识开始萌发,妇女也有了在家庭中和男子平起平坐的愿望。——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
2.论述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 |
第一条 |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币便士。 |
第二条 |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
…… | …… |
第九条 |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
…… | …… |
第十一条 | 任何在工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
…… | …… |
第十六条 | 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 (共10题)
3.
“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A.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
B.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
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 |
D.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的生产 |
4.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举例说,在一个小扣针厂,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他们虽然很穷,必要的机械也很简陋,有人还要兼任不同操作,但只要勤勉工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000个扣针。据此可知
A.手工工场技艺严重落后 |
B.机器生产成为普遍现象 |
C.生产分工促进产业进步 |
D.工业革命催生自由主义 |
5.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6.
1860年,法国政府克服多方阻挠,与英国签订《法英商约》,实行自由贸易。此后,欧洲大陆掀起降低关税的风潮。这表明
A. 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B. 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C. 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D. 欧洲实现自由贸易
A. 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B. 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C. 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D. 欧洲实现自由贸易
7.
18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有一定读写能力的劳动者被认为是具有危险性和有颠覆性的人,但是到18世纪末,无知识则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最大威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制的完善 |
B.思想文化进步 |
C.工业革命发展 |
D.社会革命需要 |
8.
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许多人认为煤烟有益,或认为煤烟无害,绝大多数人对煤烟更是漠不关心,甚至把它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这表明当时英国
A. 科学认知相对滞后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D. 经济发展水平高
A. 科学认知相对滞后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D. 经济发展水平高
10.
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说明
A.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
B.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健全 |
C.英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11.
推动下表所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1861~1873年 | 3.3 | 5.0 | 未统计 | 3.8 |
1874~1890年 | 1.7 | 5.2 | 2.1 | 3.5 |
1891~1900年 | 1.6 | 3.5 | 2.6 | 4.8 |
A.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
B.技术革命与生产关系变革程度不同 |
C.政体改革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 |
D.国家干预与福利制度保障政策不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