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987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15世纪末以来,英国人口有了较快增长,旧有的耕作制度已不能满足人口日益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地理大发现后随着羊毛价格上涨和养羊业的刺激以及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扩大,圈地运动迅速兴起,这是一场消灭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农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获得畅通无限的立法权,议会不断颁布新法令,加速了圈地运动的发展。这样,英国新贵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到18世纪上半期,采用雇佣劳动的农场经营方式在英国农村中逐步居于统治地位……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材料二圈地运动使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圈地运动开始后居住在1万人以上的城镇居民占英国人口的比例从3.1%上升到8.8%。……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更愿意投资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提高产量。……世纪后半期,经济领域一场更大规模的革命在英国悄悄酝酿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世纪末到18世纪上半期的英国“农业革命”的含义,并分析这场“农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写出“经济领域一场更大规模的革命”的名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的“农业革命”对它的推动作用。

2.单选题(共18题)

2.
英国殖民者罗德斯1907年说:“可惜我们不能到达夜间在我们头顶上的星星那里,如果可能,我就要吞并那星星。我经常想到这件事,我看到它们这样亮却又那样远,只觉得心中难受。”这番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英国需要更多的殖民地
B.世界被西方国家瓜分完毕
C.英国殖民地纷纷独立
D.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3.
法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有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的阻碍,产生这一阻碍的共同因素是
A.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
B.大量资本投资到海外
C.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
D.对外战争的失败
4.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有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征服大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④资本主义在政治和经济上定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5.
据统计,从1685年到1757年间,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312艘,而从1758年到1838年间,仅到中国粤海关贸易的外国商船共达5107艘,其中大多数为西方商船。这主要是因为
A.欧美工业革命进展迅速
B.政府对外政策变化
C.世界市场逐渐得到拓展
D.民间走私贸易兴盛
6.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农业快速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C.工业革命加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D.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人口流动
7.
19世纪晚期以来的西方国家中,股份制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了高度的垄断,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股票的分散,形成所谓“人民资本主义”,并且经营权与所有权出现分离。这些经济现象反映了
A.垄断组织的产生有利于财富向平民转移
B.股份制发展是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
C.西方国家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D.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8.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A.水力和风力
B.蒸汽动力和电力
C.水力和电力
D.风力和蒸汽动力
9.
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20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得益于
A.化学工业的发展B.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C.内燃机的创制D.炼钢技术的改进
10.
1842年,英国《劳工人口状况报告》出版,针对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提出:首先和最重要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这反映出英国城市化进程
A.降低英国人口的平均寿命
B.逐步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C.直接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
D.长期缺失排水供水系统的建设
11.
恩格斯说:“18世纪,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场变革……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这场变革”指
A.商业革命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议会改革
12.
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产生的前提条件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的拓展B.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C.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提高D.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13.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控制英国与印度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这一公司在1874年被解散。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人民反抗
B.内阁权力高压
C.工业革命影响
D.自身经营不善
14.
有学者说“(西欧)以前的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在教育水平上的隔阂,现在则仅为程度高低的细小差别。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与机器革命没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正是机器革命才使世界上渐渐消除了文盲阶层”。其意在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下行
B.大众教育开始在西欧兴起
C.社会精英成为变革的主体
D.机器生产有利于教育平等
15.
英国议会于1806年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法国早在1792年大革命时期就颁布废除奴隶贸易的法令。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B.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C.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要求
D.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
16.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水平提高
②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石油产量大增
③汽车等新的交通工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大企业时代到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7.
下列通讯工具在我国近现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有线电报、无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B.有线电报、固定电话、无线电报、移动电话
C.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D.固定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移动电话
18.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产业调整导致工业革命
B.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C.远洋贸易促进工业革命
D.资本积累推动工业革命
19.
工业革命开始后,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扩张,主要目的是
A.掠夺黄金、白银等财富B.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
C.输出资本D.扩张版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