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300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
材料一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300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及殖民利益而先后发生三次战争。……三次战争导致荷兰经济实力下降,英国取得海上优势。——《英荷战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7世纪的荷兰为什么能成为“海上第一强国”?(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
2.单选题- (共9题)
3.
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A.英国 |
B.法国 |
C.荷兰 |
D.葡萄牙 |
4.
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
C.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
D.非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 |
6.
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A.工业城市涌现 |
B.新兴国家独立 |
C.民族区域增多 |
D.早期殖民扩张 |
9.
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
10.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