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基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98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
——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由此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及其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归纳宗教改革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写出其代表人物(两位即可),并分析这场运动产生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10月,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家人和白宫都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行葬礼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10月21日6点,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
材料二 新中国的部分科技成就

材料三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产生的重大影响。从图一到图二,所代表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要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4)综合三则材料,你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同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结合所知识,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变化。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之所以能逐渐引起世界的关注,从理论角度概括出***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图片,回答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4)***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存在较多的相似点,请扼要归纳一条共性。这些共同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

2.单选题(共25题)

4.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机
②汽车
③骡机
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维尔·杜兰特认为:“牛顿革命的影响……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面貌。”材料中“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主要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进行D.启蒙运动的兴起
6.
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倡导天赋人权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7.
康德说:“……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其中“……”的含义可能
A.“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8.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君主立宪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
D.三权分立学说
9.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
C.人性
D.提倡科学、自由、平等
10.
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赞誉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1.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军事上战胜本国封建势力提供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2.
《中国全史》写道:“从公元960年到1278年,是我国历史上宋、辽、金、夏几个政权同时并立的时代。虽然这一时期各政权之间战事频繁,但却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顶峰时期。”下列成就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13.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其中的徽戏戏班最早进京演出是在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道光年间
D.光绪年间
14.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继承汉魏雄奇伟丽的传统,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下图是他书写的《兰亭序》(局部),其书体属于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5.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16.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
“他的发明使人类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他”应指
A.瓦特
B.爱迪生
C.史蒂芬孙
D.西门子
18.
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是指达尔文( )
A.进行了环球航行和考察
B.开启了人类科学的新时代
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学说
19.
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20.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书”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
21.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这一原理来自于
A.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力学理论
22.
为了期末考试,某同学在复习中整理了一份学习图表,根据图表已呈现的内容,在处应该填写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B.“中体西用”的思想
C.马克思主义思想
D.三民主义的内容
23.
关于三民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C.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代表了当时民主革命的方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4.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5.
200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江泽民在广东进行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由此形成了
A.三民主义
B.***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全国文盲占人口总数的80%。到1978年,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下降到5%。1949年全国平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2.2人,1978年上升为8.9人。以上现象的变化得益于
A.义务教育的普及
B.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希望工程的推动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涌现出《红岩》《创业史》《雷锋之歌》等优秀文学作品。这说明
①讴歌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题
②“双百”方针推动了作家文学创作的繁荣
③“二为”方向规定了文学创作的主题
④“鲁迅文学奖”的设立激发了作家文学创作的灵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此卫星是
A.东方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舟五号

3.选择题(共1题)

29.

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