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97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兵器
轻工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中国的世界记录》
材料二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唐宋)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成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科技成就和古代社会生产中哪一领域的联系最为密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
(2)请举两个例子说明唐宋时期科技取得“非凡成就”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

2.单选题(共9题)

2.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的是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的是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的是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则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素有“三寸金莲”美誉的小绣花鞋。这一比较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人迎合西方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嗜好
B.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手工业品
C.中国还没有真正跨过近代科学的门槛
D.中国生产工艺落后
3.
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体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有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
A.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B.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C.认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D.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4.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C.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5.
《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A.写字的笔法艺术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6.
(题文)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与之相应的成就有
①魏晋时期形成的书法的发展
②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③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④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杜甫的诗以反映现实主义为特点,被誉为“诗史”。他的“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大文豪
A.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B.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
C.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D.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於皇武王,无兢维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注:於:叹美词。皇:美,辉煌。无兢:无人可以与他竞争。烈:光明显赫,功业伟大。允:诚然,信实。厥:其)该诗句应出自
A.《诗经·周颂》
B.《诗经·魏风》
C.《诗经·大雅》
D.《诗经·小雅》
9.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
A.雕版印刷术麻烦,效率低下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
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D.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效率高
10.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民生在勤,勤而不溃”;《尚书》中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更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中所说的“民生”已应用于政治经济生活
B.这里统治阶级眼中的“民生”只能是以民众勤劳营生为基本要求
C.材料中“民生”与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本质相同
D.孙中山的“民生”上升到政治革命的范畴,与材料中民生本质不同

3.选择题(共1题)

11.

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秀秀同学通过正确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得到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电压U/V

1.5

2

2.5

3

电流I/A

0.25

0.29

0.32

0.35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