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二必修2 专题5.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970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4

1.单选题(共9题)

1.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趋利润仍高达百分之二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财富
C.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2.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反映的历史情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可耻的鸦片贸易
C.对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屠杀
D.罪恶的奴隶贸易
3.
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
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性贸易公司的扩张
4.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6.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局,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座城市更能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7.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国家年份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705
371

65
1770

——
811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8.
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9.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 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 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