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建立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生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什么?这一“发现”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并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试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主要领域及代表成果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建立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生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什么?这一“发现”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并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试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主要领域及代表成果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论述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坚信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自由市场贸易将会使整个社会受益。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坚信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自由市场贸易将会使整个社会受益。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贫易战争》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3.单选题- (共15题)
3.
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黄金梦” |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 |
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受阻——商品价格猛涨 |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
5.
下表为19世纪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占比表(单位:以户为单位),据此可知


——资料来源: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74页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
C.其他部门就业人员的占比稳定增长 |
D.工商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
6.
从17世纪初开始,反对特许公司的垄断权、要求经济自由成为英国乡绅、小商人等社会阶层的共识;1688年,议会宣布停止东印度公司的专营特权并开放印度贸易。这反映当时英国
A.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B.重商主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
C.工业资产阶级成为议会主体 |
D.自由主义经济意识逐渐形成 |
7.
据统计,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威尼斯商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大约进口350万英镑价值的香料,但是在1502—1505年的4年中,这一数据下降到每年100万英镑左右。这一现象反映出
A.欧洲市场香料交易量大幅下降 |
B.欧洲贸易的中心逐渐发生转移 |
C.世界市场的雏形由此开始出现 |
D.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中断 |
8.
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是16世纪欧洲的商品集散地,欧洲各地的商人在此设有办事处。市内银行林立,还建成了专供开展贸易和金融业务的交易所,债券、期票等作为有价证券可以在交易所内进行流通。这些现象表明
A.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
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
D.地中海地区成为商贸中心 |
9.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C.法国实力的增长 |
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10.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
B.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分布越来越广泛 |
11.
该国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拥有15万艘商船,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皮毛、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大都由该国商船转运,经该国商人转手销售。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16世纪的西班牙 |
B.19世纪的英国 |
C.18世纪的美国 |
D.17世纪的荷兰 |
12.
根据下列表格(单位:万亿元)中的内容,推测其要认定的年份可能是
年份 | 世界贸易总值 | 英国(含殖民地)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 | 374 | 91.8(140) | 45 | 42 | 34 |
A.1765年 |
B.1850年 |
C.1914年 |
D.1970年 |
13.
“只要将手指在开关上一按,魔术倾斜而下。宫殿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光与生命”,该报章赞许的世界博览会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50年的伦敦 |
B.1900年的巴黎 |
C.1935年的布鲁塞尔 |
D.1970年的大阪 |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英国获得“充裕流动劳动力”的途径是
A.殖民扩张 |
B.开辟新航路 |
C.圈地运动 |
D.奴隶贸易 |
15.
“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A.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生产 |
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 |
C.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
16.
19世纪中期,浓烟滚滚的“轨道怪物”将欧洲各主要路程的距离都“缩短”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大大加快了人类的旅行速度。这主要是由于
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
B.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
C.电动机的发明 |
D.发电机的推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