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965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京城市总人口,明代中后期约68万人,乾隆末年约74万人,清末约76万人。针对京师人口压力和住房困难的问题,清政府一方面为八旗子弟建房,另一方面迁徙京师旗人于各地。此外,清初至乾隆中,清政府严禁流民占籍京师。对京师无业游民采取逮回原籍的政策。同时,清政府还实行限制解任官员及胥吏寄籍京城的政策。
——摘编自尹钧科等《古代北京城市管理》
材料二从16世纪中叶到1750年,伦敦人口由13万发展到将近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2%,1801年,伦敦人口为110万,1841年达200万,到19世纪末超过500万。随着大量的农村和小镇人口移居城市,曾是富裕的商人和专业人士居住的市中心,成了最贫困的地区,工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地挤在一起。疾病的流行夺去了许多城市人的生命,终于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伯明翰市长张伯伦提出“每一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家”的口号,1875年到1876年。伯明翰市通过立法向市民征收特别税。大量兴建住房,清除贫民窟,市政府成为大房产主。
——摘编自陆伟芳《19世纪英国城市对工人住宅问题的干预》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英国政府城市人口管理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单选题(共17题)

2.
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A.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科技发明对人类的进步作用
3.
恩格斯指出:“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材料中“震撼旧世界基础”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A.加剧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
B.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商业资产阶级的对立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
(题文)某国在1801年时人口不到九百万,到了1851年时增加一倍。除了数目增加外,结构也有重大改变。1801年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之中,到了1851年,城居人口占了一半,再到1911年时,变成了五分之四。下列符合这样叙述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全球因为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始于
A.内燃机的开始使用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6.
英国学者托马斯·孟强调,“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要多”,要“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一边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该观点反映的是英国
A.重商主义积累资本
B.剩余价值的理论
C.努力实现贸易逆差
D.殖民掠夺的野蛮
7.
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B.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C.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D.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8.
(题文)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是
A.用机器制造机器
B.工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
D.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
9.
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10.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说:“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由此可见影响英国工业化完成的核心因素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B.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C.市场的拓展与技术的革新D.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11.
18世纪末期的英国,由于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的建立起来。这些工厂普遍建立在河流湍急的偏僻山谷,交通不便,又远高销售市场。这客观上反映出
A.城市化进程的长期性
B.动力革命的迫切性
C.工业对资源的依赖性
D.殖民扩张的必要性
12.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A.机器是新的纪律的制定者
B.工人不再是生产的主导者
C.欧洲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D.工业化带动经济结构转型
13.
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
A.引起社会结构重大变革,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B.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C.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D.改变了世界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14.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电灯电话”最早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是在
A.19世纪早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
D.20世纪初期
15.
2010年5月,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下列对历届世博会表述正确的是(  )
A.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重要条件是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B.1970年大阪世博会会馆设在中国驻日本使馆附近
C.1879年柏林世博会有电气化铁路展出
D.1992年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世博会促使中国开放了浦东
16.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由此可知 (  )
A.资本主义开始兴起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世界市场已经形成D.西欧国家开始崛起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出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认识正确的有  (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孕育了世界市场的雏形②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④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8.
18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追求时尚是当时消费的主流
C.人们普遍存在着从众的消费心理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3.选择题(共3题)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20.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天竺

21.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天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