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民族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侵华势力。
(2)材料二中欧美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1929年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内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分析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比重不足1%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变化具体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侵华势力。
(2)材料二中欧美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1929年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内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分析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比重不足1%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变化具体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 (共21题)
2.
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有人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年代”是指
A.16世纪荷兰开辟至好望角航线 |
B.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
C.18世纪荷兰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
D.19世纪荷兰成为“世界工厂” |
3.
1851年,10万多件展品和上百万参观者被从各地运送到伦敦海德公园,参加那里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这个博览会也被称为是“________”拉开了序幕
A.铁路时代 |
B.航空时代 |
C.汽车时代 |
D.电气时代 |
5.
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在1260年展开大胆想象,“人们能够建造如在江河和海洋上的巨型船舶那样航行的机器,没有桨手……但是它们的速度比满载桨手时还快。”最早将这一想象变成现实的是
A.新航路开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信息技术革命 |
6.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的描述
A.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
B.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 |
C.反映了东西方社会的差距 |
D.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 |
7.
(唯物史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
A.文艺复兴的兴起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造船水平的提高 |
D.宗教扩张的狂热 |
10.
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

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 |
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 |
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 |
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
11.
《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
B.电力的广泛使用 |
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12.
清光绪年间,大臣上奏:“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
B.小农经济日渐解体 |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
13.
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A.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14.
1899至1911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9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 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
B.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A. 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
B.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15.
“陈启沅(源)……壬申岁(1872年)返粵,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民族工业兴起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D.清政府设置工厂 |
16.
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主要是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发表《论十大关系》 |
C.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
D.“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
17.
(唯物史观——“下海”潮的原因)1992年全国掀起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创业。这一浪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C.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 |
D.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序幕 |
18.
《他改变了中国》一书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有三个“解放思想”的关键时期:1978年、1992年和1997年。在第三个时期取得的“解放思想”的标志性成就是
A.正式提出创办经济特区 |
B.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D.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19.
在浙江省温州市,1985年全市登记发证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3万,家庭作坊遍布全区。温州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个体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城市。温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D.闽东南经济开发区的设置 |
20.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反映出
A.科学理论对实际发明具有推动意义 |
B.科学发明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 |
C.科学技术需结合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
D.发明蒸汽机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
2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其中,改革开放初期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向
A.广东省 |
B.海南省 |
C.四川省 |
D.安徽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