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933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3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1799年
1800~1899年
1900~1939年
国家
重大事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重大事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重大事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英国
75
25
130
22.15
95
13.97
法国
72
24
100
17.07
35
5.15
德国
42
14
173
29.47
130
19.12
意大利
24
8
10
1.70
10
1.47
中国
13
4.33
2
0.34
5
1.18
俄国(苏联)
6
2
29
4.94
40
5.88
美国
2
0.66
55
9.37
211
31.03
日本




7
1.03
世界总计
300
100
587
100
680
100
 

——摘编自李京文主编《国际技术经济比较——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表为近现代不同时期各国科技发展简况表。根据表中信息,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4题)

2.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年份
颁奖总数
主要国家




1901~1920年
61
19
8
10
2
1921~1940年
70
17
15
5
11
1941~1960年
88
6
15
0
42
1961~1980年
125
8
21
6
65
1981~2000年
127
14
7
4
72
 
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D.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3.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是因为
A.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
B.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D.进化论奠定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4.
下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5.
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
B.新教伦理初步形成
C.资本主义兴起
D.人文主义开始出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