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这说明当时
A.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 |
B.北方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
C.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
D.北方农业落后是由于人烟稀少 |
2.
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策因素是
A. 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 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
C. 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 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时期 | 耕地面积 | 人口 |
明初 | 8.5亿亩 | 6600余万 |
清前期 | 10亿亩 | 4.1亿 |
A. 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 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
C. 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 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汉书·五行志》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发生过程,“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到明末,中国共记录了太阳黑子现象一百多次。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常将天象附会于人事 |
B.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 |
C.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 |
D.重视科技的理论研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