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欣赏下列几幅古代名画:

图一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图二马远《山径春行图》

图三郑燮《兰竹图》
请回答:
(1)说说三幅作品的风格特点。
(2)一定时期的绘画作品,是那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请说明上面三幅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图一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图二马远《山径春行图》

图三郑燮《兰竹图》
请回答:
(1)说说三幅作品的风格特点。
(2)一定时期的绘画作品,是那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请说明上面三幅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
自由创作
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结合课文中对文人画追求意境的介绍,请你来构思并创作一幅画。
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结合课文中对文人画追求意境的介绍,请你来构思并创作一幅画。
2.单选题- (共12题)
4.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
7.
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
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
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 |
D.刻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 |
9.
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是
A.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动物形象的几何图案画在地面或墙壁上 |
B.开始出现毛笔在绢帛上绘制作品——帛画。 |
C.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中。 |
D.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 |
10.
1860年,英法联军从中国劫掠了《女史箴图》摹本,该摹本现藏于近代最早建立的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并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女史箴图》原卷是何时何人创作的
①魏晋
②隋唐
③阎立本
④吴道子
⑤顾恺之
①魏晋
②隋唐
③阎立本
④吴道子
⑤顾恺之
A.①③ |
B.①⑤ |
C.②④ |
D.②⑤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