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908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认为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影响》
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了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主义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即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五20世纪初,世界市场由“看不见的手”操控着。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六“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人均产量
国家类别
1970年
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
(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四的观点。
(4)根据材料五,说明20世纪初世界市场存在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后是如何克服这些不足的?
(5)材料六、七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

2.单选题(共5题)

2.
《都城纪胜》记载:“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梦梁录》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A. 秦汉     B. 隋唐 C. 两宋 D. 明清
3.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
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4.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7.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民族工业的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5.
分析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年代
进口总值
出口总值
1942
161.7
21.5
1943
169.2
8.2
1944
222.9
49.8
1945
719.1
224.2
1946
650.9
187.7
1947
441.2
227.8
 
A.1942--194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B.1942--1945年中国外贸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C.1945--1947年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美国
D.1942--1947年中国外贸一直处于贸易顺差
6.
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②发展是硬道理
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④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

3.选择题(共11题)

7.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8.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等量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带正电粒子由A点静止释放,并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沿光滑水平面经过BC两点(图中未画出),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在B点位置时斜率最大,根据图线可以确定(    )

9.如图所示,分别为汽车甲的位移—时间图象和汽车乙的速度—时间图象,则(    )

10.如图所示,分别为汽车甲的位移—时间图象和汽车乙的速度—时间图象,则(    )

11.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1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13.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正确的是(    )
14.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正确的是(    )
15.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正确的是(    )
16.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正确的是(    )
1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2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