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官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天宝十四年(755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变得凋敝不堪。北方经济遭到破坏,物资缺乏,这使唐中央政府需要依赖江南经济来接济。然而安史之乱后,河朔地区(泛指黄河以北)基本上由安史降将占据,同时唐军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将领的权力扩大,独霸一方,甚至与唐中央对抗,这使得“漕运阻绝”。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决心整顿漕运,由户部侍郎刘晏经过考察,对漕运进行了重大改革:疏浚渠道、以通航运;以盐利雇人运输,“不发丁男,不劳郡县”;创立漕运的奖励制度等。经过改革,江淮漕运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每天漕粮的运量,多时达110万石,少时也有50万石。以后五十年,一遵其制。刘晏提出并实行的这一套漕运制度,在安史之乱后为挽救漕运的中衰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潘镛《中晚唐漕运史略》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漕运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漕运改革的意义。
材料 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官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天宝十四年(755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变得凋敝不堪。北方经济遭到破坏,物资缺乏,这使唐中央政府需要依赖江南经济来接济。然而安史之乱后,河朔地区(泛指黄河以北)基本上由安史降将占据,同时唐军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将领的权力扩大,独霸一方,甚至与唐中央对抗,这使得“漕运阻绝”。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决心整顿漕运,由户部侍郎刘晏经过考察,对漕运进行了重大改革:疏浚渠道、以通航运;以盐利雇人运输,“不发丁男,不劳郡县”;创立漕运的奖励制度等。经过改革,江淮漕运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每天漕粮的运量,多时达110万石,少时也有50万石。以后五十年,一遵其制。刘晏提出并实行的这一套漕运制度,在安史之乱后为挽救漕运的中衰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潘镛《中晚唐漕运史略》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漕运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漕运改革的意义。
2.
阅读下列表格。
从表格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台。)
鸦片战争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甲午中日战争 | 洋务运动 | 维新变法 |
八国联军侵华 | 实业救国 | 辛亥革命 | 新文化运动 | 马克思主义 |
从表格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台。)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街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柚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祺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祺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馄,请段棋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8年发生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样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来往。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段祺瑞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
(1)段祺瑞的一生具有复杂的多面性,依据材料予以分析说明。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街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柚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祺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祺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馄,请段棋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8年发生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样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来往。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段祺瑞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
(1)段祺瑞的一生具有复杂的多面性,依据材料予以分析说明。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
2.单选题- (共3题)
4.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表: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表: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A.欧美发达国家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发展迅速 |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5.
西门子是德国电气工程行业重要的成员,公司于1897年改组为股份公司,1903年合并舒克特公司,组建西门子——舒克特公司。1897年购买一块绿地作为工业园区,新址上建成的第一座工厂西区电缆厂于1899年8月正式投产。后续的建筑包括1905年峻工的维尔纳工厂(公司的通讯工程中心),1906年建成的诺嫩丹的重型号机械厂和发电机厂,以及1913年建成的管理办公大楼。这块地方于1914年正式由官方命名为西门子城。这主要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B.生产集中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
C.联合经营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
D.垄断组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