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893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分)
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3分)
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2.单选题(共11题)

2.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3.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5.
近代西方的传教士多援引墨家“兼爱”观点阐释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并宣扬两者之间的一致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多中国新式知识分子也注重从“兼爱”思想出发破除家族中心的观念。以上现象说明
A.宗族观念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B.基督教与墨家思想基本一致
C.墨家思想为民主革命奠定基础
D.传统文化资源可为近代化服务
6.
《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
A.法家思想B.程朱理学C.道家思想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7.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
A.儒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
C.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D.忽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8.
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这说明()
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
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9.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文理论,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白居易继承了
A.汉赋手法夸张的特点
B.《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C.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
D.骈体文的绮丽风格
10.
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见下图)。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B.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
11.
某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从唐诗诗句中分析唐朝历史面貌,下列分析最为恰当的是(  )
A.AB.BC.CD.D
12.
2009年7月30日—10月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下图是展出的中国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故呈圆形,推测为家书的残片。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上介绍和图片说明东汉时(   )
A.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
B.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D.造纸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