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作。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四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于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材料一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的演进。
时代 | 戏曲之代表 | 表演区 | 观众区 | 说明 |
春秋战国时期 | 优伶 | 贵族厅堂、殿庭、院落 | 殿庭、坐席、帐篷 | 优伶大都为奴隶 |
汉魏时期 | 百戏 | 百戏是歌舞杂技的融合;观众区的抬起 | ||
隋唐时期 | 歌舞 | 歌台、舞台、乐棚 | 神庙广场 | 表演区的抬起 |
宋元时期 | 杂剧 | 舞亭、乐亭、后台(准备区) | 神庙广场、瓦舍勾栏 | 表演台加上屋顶;出现了固定的演出场所 |
明清时期 | 南戏、京剧其他地方戏 | 增加伴奏区 | 神庙广场、街巷、会馆、城乡宗祠、酒楼、茶园 | 前台加宽,后台加大 |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并分别指出其依据。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在大一统专制社会中表现为直接满足专制王朝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公元7世纪)到明末(17世纪)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材料二 近代科学的诞生得益于许多条件,其中也包括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所起的作用,但它的思想根源来自希腊。希腊人不讲实用,为理论而理论,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希腊人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时隔一千多年后仍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充分显示出理论的力量,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放了生产力,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在16世纪和17世纪,先进的欧洲学者们创造了改变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和人类生活的近代科学。18世纪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研究完全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科学——技术的相互加速的循环机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与欧洲近代科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给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2.单选题- (共18题)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
A.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 |
B.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 |
C.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 |
D.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
B.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
C.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
D.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
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
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
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
A.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 |
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
B.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
C.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
D.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
A.以学术缓和社会矛盾 |
B.奴隶主的利益扩大 |
C.哲学高于独裁者意志 |
D.人文主义源远流长 |
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 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
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 | 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
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
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 |
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 |
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 |
A.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变 |
B.人性解放意识的觉醒 |
C.禁欲主义思潮的转变 |
D.罗马教廷权威的打破 |
A.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
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 |
C.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 |
D.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 |
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
B.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 |
C.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 |
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形成 |
B.体现了神化儒学的倾向 |
C.突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 |
D.强化了宗教观念世俗化 |
A.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
B.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
C.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
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A.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 |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
C.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 |
D.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
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 |
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 |
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
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系统的说明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