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2)根据材料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次长时期的世界范围的大变革,它的物质基础就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的发展。可以说,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因此,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便成了评价的标准。促进生产力和推动社会交往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加以否定;这样有利于我们认识和评价很多历史现象。
材料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次长时期的世界范围的大变革,它的物质基础就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的发展。可以说,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因此,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便成了评价的标准。促进生产力和推动社会交往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加以否定;这样有利于我们认识和评价很多历史现象。
——摘编自李植枬《整体世界历史初探》
运用材料中所述的历史评价标准,选取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4年出版的詹姆士·利奇所写的《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记载了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其中有这样几条。
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自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第十六条: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两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2)据材料二分析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材料一 1844年出版的詹姆士·利奇所写的《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记载了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其中有这样几条。
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自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第十六条: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两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单个资本的积聚已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伴随着市场日趋成熟化,企业规模分散、盲目竞争问题十分突出,大公司开始追求规模效益,以适应过度竞争产品的价格战和成本战。因此以扩大企业规模为直接目的的横向兼并(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兼并)成为第一次兼并浪潮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兼并浪潮的重要结果是家族企业开始向现代股份公司演变,各种全美国字头的公司纷纷兴起,造就出了美国钢铁公司、全美烟草公司、美国糖业公司、美国橡胶公司等这样的现代大型股份公司。大公司的出现,使美国工业具备了现代工业结构,完成了工业集中化过程。——摘编自李肃、周放生等《美国五次企业兼并浪潮及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分析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2.单选题- (共20题)
4.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内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对以下两幅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幅图体现的贸易观没有本质的区别 |
B.“丝绸之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
C.世界殖民和贸易不利于世界市场发展 |
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是贸易 |
5.
下表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 |||
年份 | 约1770 | 约1790~1793 | 约1830~1835 |
数额(百万英镑) | 140 | 175 | 360 |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 |||
年份 | 1755 | 1797 | 1835 |
指数 | 42.74 | 42.48 | 78.69 |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
C.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D.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
6.
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1500—1600年,小麦在英格兰价格上涨了425%,在法国涨了650%,在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
C.封建地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
7.
1500年前后,欧亚大陆区域间的奢侈品贩运,被来自海洋的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所替代。欧洲的商业城市、贸易中心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对这一转变下列排序准确的是


A.威尼斯――里斯本一安特卫普――巴黎 |
B.威尼斯――塞维尔――阿姆斯特丹――伦敦 |
C.热那亚――安特卫普――里斯本――伦敦 |
D.热那亚――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 |
8.
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线、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达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
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 |
9.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
A.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转变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C.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
D.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
10.
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 |
B.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 |
C.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 |
D.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
11.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从这一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B.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 |
C.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D.原始积累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
13.
在历史上,英国曾是拥有最大的殖民地的国家,但在1852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却说:“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这深刻反映了
A.当时的英国已无力统治更多的殖民地 |
B.不同时期的英国面临的发展需要不同 |
C.自由贸易的发展改变殖民掠夺的方式 |
D.北美独立导致英国殖民大国地位丧失 |
14.
17世纪初的西班牙劣币狂行,一夜之间黄金白银都不知流到哪里去了,市场上充斥着劣质的铜币,用这些铜币去抢购粮食,会累坏体质虚弱的无产者,因为一口袋粮食恐怕需要一口袋铜币。不无夸张的是买一支蜡烛要付出二倍的铜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罗马天主教会的盘剥 |
B.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
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 |
D.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 |
15.
下表是英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导致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475 | 1521 | 1555 | 1558 | 1559 | 1595 | 1597 |
价格指数 | 100 | 167 | 270 | 370 | 407 | 515 | 685 |
A.人文精神传播推动奢侈消费 |
B.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
C.战乱不断致使产品供应减少 |
D.海外殖民获得大量金银 |
16.
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
C.启蒙运动的兴起 |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
17.
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止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作者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
B.带来技术突飞猛进 |
C.增强改造自然能力 |
D.促使科学奖项设立 |
18.
进入19世纪,古巴变为世界市场上蔗糖的最大供应地,南非大量出口羊毛和酒,桑给巴尔出口丁香,冈比亚大宗出口花生,澳大利亚兴办牧羊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C.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原料 |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
19.
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
B.科技发明家是垄断组织出现主要推动力 |
C.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
D.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
20.
1820年的英国某镇的选举中,一位来投票的男子被告知他没有投票资格,因为他将家庭的财产放到了配偶的名下。最后男人回家将妻子带过来,才完成投票。这一现象说明了
A.英国大量女子获得选举权 |
B.城镇化推动英国民主进步 |
C.英国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
D.英国选举权有财产的限制 |
22.
下图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70—1913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这种变化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 |
B.比重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C.英法比重下降说明英法已衰落 |
D.德国比重上升得益于国内市场的统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