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搬经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人教版 必修二1、2单元练习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880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6/30

1.单选题(共8题)

1.
据明朝万历《嘉定县志》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纺织之勤奋,比户相属,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都)从此出。”这说明嘉定
①棉纺织业发达
②家庭开支依赖于织布收入
③小农经济瓦解
④农业经济商品化态势显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3.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以看出
A.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
B.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
C.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
D.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
5.
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这说明工业革命
A.提高了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
B.实现了英国向工业国转变
C.引起了英国区域经济的变化
D.改变了英国世界经济地位
6.
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

A. 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B. 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C. 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 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7.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包括
①城市化快速发展
②交通工具数量和品种增多
③电力技术广泛应用
④计算机技术产生和普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
下图反映了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变化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促进人口流动
B.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
C.福利国家提供社会保障
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