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统治者认识到,钱者,人君之大权,故钱必官自鼓铸。设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统领全国26个铸钱监,确立钱文式样,用剂八十八两,得钱千,重八十两十分,其剂,铜居六分,铅锡居三分……大严私铸之令,铸者依法加二等,私造交子者,罪以徒配
——摘编自姚兆余《论北宋时期的货币政策》
宋人张方平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北界(辽)公私交易,使本朝铜钱”,南洋诸蕃国“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近代考古更是证明,从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到属于阿拉伯与印度经济文化圈的南洋诸岛国,从印度半岛到波斯湾,到非洲东海岸,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广泛流通,成为当时区域性的“硬通货
——吴钩《宋代大航海》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特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货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钱成为区域性“硬通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国际化的异同点。
材料一北宋统治者认识到,钱者,人君之大权,故钱必官自鼓铸。设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统领全国26个铸钱监,确立钱文式样,用剂八十八两,得钱千,重八十两十分,其剂,铜居六分,铅锡居三分……大严私铸之令,铸者依法加二等,私造交子者,罪以徒配
——摘编自姚兆余《论北宋时期的货币政策》
宋人张方平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北界(辽)公私交易,使本朝铜钱”,南洋诸蕃国“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近代考古更是证明,从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到属于阿拉伯与印度经济文化圈的南洋诸岛国,从印度半岛到波斯湾,到非洲东海岸,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广泛流通,成为当时区域性的“硬通货
——吴钩《宋代大航海》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特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货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钱成为区域性“硬通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国际化的异同点。
2.论述题- (共1题)
2.
材料薛福成(1838~1894),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自幼即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1879年,他网罗见闻,将自己认为应采用的"应变之道"写成书面文字,即著名的《筹洋刍议》。在《筹洋刍议》中,薛福成阐述了洋务运动的理论根据。他指出变法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规律,强调中国在经济、技术、军事等很多方面需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取西方器数之学使中国实现富强,从而使中国不受列强的蔑视和宰割。薛福成的《筹洋刍议》虽没有像另一些早期改良思想家们那样明确提出改革中国的封建政治,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但他思想的触须触及了早期改良派关注的各个问题,特别是他那些否认传统的封建观念,认为“人人欲济其私”等观点,更是直接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正因如此,这部代表其洋务思想的著作已带有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色彩。这部著作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直到1895年,另一位广东的早期改良思想家郑观应在修订出版其代表作《盛世危言》时,特地将《筹洋刍议》中的《变法》等篇章附录于后。他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他认为中国必须振兴工商业,强调发展运输业、发展农业、发展工业是振兴工商业的三个要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薛福成创作《筹洋刍议》的原因。
(2)归纳薛福成的思想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薛福成创作《筹洋刍议》的原因。
(2)归纳薛福成的思想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3.单选题- (共3题)
3.
清代律学名家薛允升曾指出,对于“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明律的处罚轻于唐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儒家信仰的重建
C.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统治思想的转变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儒家信仰的重建
C.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统治思想的转变
4.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年份 | 1475 | 1521 | 1555 | 1558 | 1559 | 1595 | 1597 |
价格指数 | 100 | 167 | 270 | 370 | 400 | 515 | 685 |
A.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 |
B.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
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 |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