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材料三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
材料一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材料三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
2.单选题- (共13题)
2.
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 |
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
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
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 |
3.
彼特拉克说:“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体现了他
A.提倡人性,关注人生 |
B.呼吁人们爱惜大自然 |
C.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
D.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 |
4.
朱熹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徇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在这里朱熹主张
A.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 |
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 |
C.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 |
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的根源 |
5.
有学者在评论卢梭思想时指出,“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该学者认为卢梭的思想
A.推动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
B.兼具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 |
C.使人们彻底抛弃了理性精神 |
D.揭示了启蒙运动思想真谛 |
6.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
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
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 |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
7.
普罗塔戈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 |
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
C.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 |
8.
文艺复兴时期某一名著,由百个短篇故事构成,讲述各色人物故事,尽显人间百态,高扬着被中世纪禁欲主义压制了近千年的人性,后人称之为“人间喜剧”或“人曲”。该名著作者是
A.但丁 |
B.薄伽丘 |
C.彼特拉克 |
D.巴尔札克 |
9.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上述观点最有可能来自
A.薄伽丘 |
B.伏尔泰 |
C.孟德斯鸠 |
D.卢梭 |
10.
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使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据此可知
A.宗教改革后不再需要神职人员 |
B.印刷圣经的出现导致宗教改革 |
C.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 |
D.美茵兹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中心 |
11.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风》是《诗经》的精粹,著名篇章有《生民》《公刘》等 |
B.杜甫诗风凝重与沉郁,著名篇章有《秋兴八首》《春望》等 |
C.柳永的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
D.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
12.
明代文学家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后乃变而尽用南唱……大会则用南戏。”这反映出
A.明代戏曲中心已转移到南方 |
B.元杂剧最初在我国南方兴起 |
C.明中后期元曲发展渐趋衰落 |
D.明代我国戏曲逐渐走向融合 |
13.
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怛罗斯发生战争,唐军战败被俘虏2万余人,其中包括一些手工工匠。学者季羡林称这一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次技术转移”,该技术可能是
A.指南针 |
B.造纸术 |
C.活字印刷术 |
D.火药 |
14.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
3.选择题- (共2题)
15.“徐福记沙琪玛”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下图是其标签中的一部分,其中小麦粉、鸡蛋、食用棕榈油依次富含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中的{#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
配料:小麦粉 葡萄糖浆 白砂糖 食用棕榈油 鸡蛋 全脂奶粉 食品添加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