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3班)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870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三)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四)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相对于图一,图二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为何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4)据材料四比较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最终衰落的主要原因。
2.
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完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将我
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
材料二   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 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这种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得到释放和施展。……当然,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当时,仅仅依靠一群文人思想的力量远远不够。这些文人在当时不但不是社会的主流,有的甚至还是政府排挤打压的对象,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再者封建制度的沉疴积重难返,已到了封建社会的沉暮之年,整个社会的衰落也是历史所趋。

    ——张辑《试寻文人画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共性》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诉求产生的社会效应。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是一位类似欧洲式人物”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在当时东西方的不同影响。

2.单选题(共14题)

3.
文明史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
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假如你是宋代一位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是
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
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5.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工商食官”满足了社会需要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顽强抵制
C.农民贫困难以形成有效需求
D.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强力实行
6.
有人用现代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货币数量方程式“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量、货币、流通速度)解释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提出的“价格革命”理论,通常T、V值被视为不变量,M值的变动影响P值。据此分析16世纪的西班牙
A.M值减少,P值上涨
B.M值减少,P值下跌
C.M值增加,P值上涨
D.M值增加,P值下跌
7.
新格拉纳达是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到18世纪,其黄金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导致西班牙
A.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B.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C.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D.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8.
阅读下表,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3.5
8.25
1700年
506
85
17.0
1750年
577
121.5
21.0
 
A.商业革命推动
B.海上霸权地位的确立
C.工业革命兴起
D.圈地运动的进行
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成为统治阶级
B.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
C.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10.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11.
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②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13.
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②人民有选举和推翻政府的权利
③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背离和否定
④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关于下图反映的四股思潮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和图四对旧文化的态度完全相同
B.图二是图一反映的思潮的发展和深化
C.图二、三分别代表反动和进步的思潮
D.四幅图片所反映的思潮互为因果关系
15.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
A.设计了未来社会制度的蓝图
B.坚持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
C.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时代潮流
D.大力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16.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3.选择题(共3题)

17.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18.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19.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