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86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于经学颖悟有得”。鄂州富商武邦宁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五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证实材料五的观点。
(4)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但宋代的创新为什么没有把中国带进近代化?

2.单选题(共13题)

2.
明清时期的龙游商人积累了财富之后,乐善好施,如纸商傅元龙,“生平于地方事业颇能尽力,建凤梧书院,修通驷桥,明伦堂,鸡鸣塔,诸役咸与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儒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B.商人地位和士人渐趋平等
C.礼乐制仍然有着重大影响
D.商人的自身修养普遍提高
3.
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B.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C.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D.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
4.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5.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6.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够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7.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8.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9.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B.明初的南京
C.北宋的开封
D.唐末的长安
10.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A.宫廷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人物画
11.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D.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12.
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AB.BC.CD.D
13.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书法艺术D.篆刻艺术
14.
明清时期,年画、剪纸等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A.理学兴盛
B.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小说的空前盛行

3.选择题(共2题)

15.

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沿某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己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滑块到斜面顶端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b)所示。斜面倾角为37,长为l,求:

16.

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