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回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政府“政治垄断性”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农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不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回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宋朝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与这一时期商贸政策的多元化是密切相关的。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期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积极经营。——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在明清时,……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也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封建官府推行各种商业经济制度,并强迫商人遵循。他们为了垄断食盐、茶叶等专卖商品的市场交易,经常发布各种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专卖制度,禁止民间商人的自由经商活动;为了控制垄断市场,他们建立牙行制度,强迫规定民间商人的交易活动必须通过牙行这一中介进行;为了征收关税,稽查商货建立了榷关,强制规定商品的贩运路线。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严重损害了商人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商业积极性。——赵广举《浅论明清重农抑商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管子对农商关系的基本认识及其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政府“政治垄断性”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农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不同影响。
2.单选题- (共7题)
2.
下图为《清俗纪闻》描绘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的执照,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日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图中省略的部分文云:“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图文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


A.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
B.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
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
D.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 |
3.
有学者说:“与秦朝相比,汉代抑制对象虽然也是‘贾人’,但不包含工矿业者,也与秦朝的‘上农除末’有区别:‘除末’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层面全方位剥夺式的,而汉代‘抑商’趋于政治性的,重点在于打击。”这反映汉代“抑商”的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 B.增加政府财政收人 |
C.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 | D.束缚工商业者思想 |
4.
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A.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 B.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 |
C.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 D.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
6.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D.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固抵制
A. 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D.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固抵制
7.
雍正皇帝认为:“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段材料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 海禁 B. 重农抑商
C. 工商皆本 D. 盐铁官营
A. 海禁 B. 重农抑商
C. 工商皆本 D. 盐铁官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