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单选题- (共5题)
2.
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5.
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词牌有固定格律,适合于配乐演唱 |
B.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 |
C.其描述的内容都为儿女风情,体现柔婉之美 |
D.南宋时期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